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09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校园风
2015年09月28日

我的班级生活

实验小学六(1)班 竺偲雨

班级,是我第二个家,这个家,没有华丽的装饰,却能把73颗心紧紧连在一起……

这个家充满了友爱。下课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同学围着另一位同学,时而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时而在纸上点点画画,于是,我可以看到那位同学的眼神,从当初的混沌、迷惑不解变成了茅塞顿开。我的心中透彻着感动。

这个家里,每时每刻透着感动。记得我刚转到这个班时,对一切都带着彷徨和紧张。转学来到新学校,对我来说,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苗被活生生地拔出来,又被硬硬地塞进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就像一个突兀的音符,破坏了这个班原有的和谐。可几天相处下来,同学们用他们那清泉般澄澈的微笑洗濯着我的不安,用太阳般温暖的眼神融化着我的顾虑。

这个家里,还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在上演:同学们课间嬉戏打闹,课堂上“飞来横祸”……记得我转到这里的第二天,大概是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迷迷糊糊地走错了班级。面对着陌生的面孔,我一时有些犹豫,愣在那儿。当许多同学侧着脑袋歪着脖子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时,我蓦然觉醒:是不是走错班级了?

因为,毕竟是第二天,我不敢确定。等我惶惑不安地逃出教室瞟了一眼班牌,印入眼帘的却是“六(2)班”几个字。从此,我就坚信我和现在的班级有一种微妙的缘分。我原先就读的班级就是(2)班。今天我又找到了一种解释:我为什么会走到六(2)班,是我大脑潜意识的想法,让我自然地绕过六(1)班,也许这是一种怀念吧。

来到这个班级,我很荣幸,也很开心,对于这个家,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也是六(1)的一份子,我与所有人平等,我并不比别人少什么,现在我的家就在这里。

不用对过去耿耿于怀,我们展望的是未来。

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新班级如家般的热爱。

小作者将转学后的新班级比作“第二个家”,既生动有趣,又自然贴切。并精选典型事例,先总后分,运用“特写镜头”,从不同的三个方面表现了“家”的温馨、和谐和友爱。

生动贴切的比喻,不但真实地凸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且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富有张力。如,“我”刚来到新班级,“就像一个突兀的音符,破坏了这个班原有的和谐。”不仅说明自己来得突然,还暗示自己的到来打破了这个班原有的平静,并且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而同学们“清泉般澄澈的微笑”“太阳般温暖的眼神”则折射了大家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习作结尾如水到渠成般直抒胸臆,言虽尽而意无穷,更耐人咀嚼寻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