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9:休闲/乐活
2023年05月18日

家乡野菜数种

□ 徐宏杰

常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许多野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除了马兰、荠菜等一些常见品种,还有许多可食用野菜,历史文献屡有记载。1961年《常州可食植物标本》一书收录了117种家乡地产可食用野菜,近年各地亦有许多介绍野菜的图书出版。如今国事兴隆、人民富裕,原为救荒之物的野菜已摇身一变而为餐桌上的高档菜肴,现略举数种,以飨读者。

 

地盘青

古时称苜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回,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多作牲畜饲料。江南地区亦有生长,无论野生或人工栽培,都一直是人家桌上美馔。扬中地区叫它“秧草”,常武地区有人称其为“金花菜”,因其开黄色花序故,其实紫花苜蓿亦可食用。苜蓿茎铺散而伏于地,色呈青绿,武进乡下人们叫它“地盘青”,倒是十分贴切。伍稼青《武进食单》载:金花菜即地盘青,古称苜蓿,掐嫩头炒之。伍先生又讲上海人称之曰“草头”,确实如此。沪上本邦菜中有一道经典的传统菜“草头圈子”,即红烧猪大肠(最好用肠大头即直肠)与清炒地盘青的拼盘,地盘青吸脂、肠浸清香,两者结合,乃绝配。家乡地盘青入馔,取其清香,无非清炒或与 腻之物同烧两种,烧清汤者则味不正。清炒时多加油,除加食盐,须喷白酒谓可提鲜并去“青籽气”。春天,渐燕笋登盘,白烧河豚与之搭配最佳,地盘青荐新,则佐红烧河豚绝美。

荷花浪

学名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既有野生,亦可人工栽培,家乡把紫云英称作“荷花浪”。许多朋友分不清地盘青与荷花浪,因其未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记得儿时武进农村每个生产队都成片种植荷花浪,产量远较地盘青为高,主要用来作绿肥或青饲料。荷花浪开紫红色的花,状如具体而微的莲花,开花期间,勤劳的蜜蜂闻味而至,与江南油菜花开时一样,是我与小伙伴捕蜂食蜜的好时光。荷花浪嫩叶亦可食用,常听村中老人讲,困难时期,村民晚上常偷割队里的荷花浪,开水焯熟后捏成菜团在米粉中滚过,沾上一层薄薄的米粉做成团子。与寻常团子不同,这种团子只能上锅蒸而不能在水中煮,虽能果腹,但吃多了易生腹胀病,这是物资匮乏年代的饥饿记忆。荷花浪近年已作一道时令菜重回餐桌,每至春天,北京的常州宾馆时有荷花浪供应,京城同乡常以此理由雅聚,以一尝故乡味道为快。清炒荷花浪与地盘青同理,需多油并淋白酒乃佳。

通称野豌豆,老家鸣凰地区叫“竖豆子”,南边的前黄、政平一带则叫“具豆子”,发音略有差异,所谓五里不同音而已。野豌豆常长于麦田里或田埂旁,植株不高,开紫色或玫红色小花,五六月间采寸余许长嫩荚,洗净后置碗中放饭锅蒸架上蒸,无需放任何作料,熟后连荚带果实入口,清香异常,儿童喜食,略可解馋。儿时肚中好像永远缺少油水,对甜更是极度渴望,于是偷人家自留地里的甜粟、掏土墙洞里的蜜蜂、挖土里的玻璃草根(葍子根)、掐野生蔷薇嫩茎吃是常事,以至于初次读“采薇而食”的故事,便想当然认为“薇”就是野生蔷薇。蔷薇嫩茎撕去表皮,吃到嘴里水分足、有甜味,但以我经验,蔷薇嫩茎是吃不饱肚子的,心想难怪伯夷、叔齐虽有气节,最后还是饿死了。后来读书多了,发现大名鼎鼎的薇居然就是野豌豆,于是感叹,薇与竖豆子名称之别,简直就是都市一位叫“Rose”的白领丽人,过年回农村老家,村民却呼伊“翠花”。

今年清明过后,友人邀我访张家港品地方特色菜,其间吃了一道时鲜菜——清炒野茭白,如筷子般粗细、色呈嫩绿,吃来鲜嫩多汁,是当地双山岛特产。张家港又称沙洲,其地江滩湿地、河汊众多,造就了野茭白肆意生长的环境。野茭白又名茭儿菜,家乡则叫雄茭白或茭笋,多产于长江边滩涂,清明过后生长,至立夏盛产,江边群众常采摘自用或出售获利,现常州北部一带的农贸市场偶尔有售,当然价格不菲,用以炒鸡蛋或炒咸菜最佳。常有人弄不懂蒲菜与野茭白的区别,《西游记》第八十六回樵夫献斋,中有“蒲根菜并茭儿菜,四般近水实清华”两味,蒲菜是香蒲草的根,野茭白另有一个十分雅致的名称叫“菰”。菰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我们常吃的人工栽培茭白其实是菰感染了寄生黑粉菌的产物,未感染的野生菰剥出其嫩芯即为野茭白,较茭白更鲜更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