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6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4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内容简介
《静静的顿河(套装共4册)》有两条情节线索静静的顿河,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米·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静静的顿河》(1928-1940)是一部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创作背景
有一个出身哥萨克的作家,他使得顿河赫然出现在文学的地图上,因为有了他才有了世界文学上辉映一代的顿河故事。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就是顿河故事的作者,他贡献于人类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的作品,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展示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也在自己的作品里渗入他的爱憎和希望。
生活中那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和他的深刻感受,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有力的表现。他是在俄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的,1905年,他来到这个世界,正是俄国的工人阶级第一次举行罢工起义的一年,在以后他的生活里,俄国以及整个世界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加入了这个历史的进程,经过了国内战争、农业合作化运动、卫国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阶段,他遇见了那么多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他体味过革命斗争胜利的欢乐,也对俄国人民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忧心不已。 肖洛霍夫出生在顿河地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肖洛霍夫的一生是和哺育他成长的顿河分不开的;每当提起顿河的时候,自然要想起它的歌者肖洛霍夫,而在谈到作家肖洛霍夫的时候,我们的眼前也会浮现静静的顿河。顿河的两岸居住着自由的哥萨克。哥萨克本是俄国内地的农奴,他们不堪沙皇的剥削和压迫,逃到了顿河流域落户。他们是性格粗犷、酷爱自由、崇尚正义的一群。顿河两岸流传着许多悲壮的英雄史诗、起义者的传说以及瑰丽的哥萨克民间歌曲。这种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的情调可以在这位哥萨克作家作品中找到。在他那些举世闻名的小说里,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斗争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他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进程。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组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
《静静的顿河》是他创作中的一部史诗性的力作,从1925年开始,15年的艰辛笔耕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肖洛霍夫说他想在小说中“表现革命中的哥萨克”。
小说开头有一首歌唱哥萨克血泪历史的古老民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的滚滚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静静的顿河》通过描写顿河边几个哥萨克家庭的悲欢离合,再现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描绘了这场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感情、意识、风习等的震荡冲突。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人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漩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艺术特色
1.篇幅宏大,人物众多,《静静的顿河》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称得上是史诗性作品。小说全面概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的整个时代风云变幻,既描写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也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厮杀,同时还描写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哥萨克人的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
2.人物上至将军统帅,下至一般群众,都塑造得很有个性,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尤为鲜明生动。沉着干练的施托克曼,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彭楚克,勇敢乐观而又鲁莽偏激的珂晒沃依,令人掩卷难忘。彼得罗的顽固粗野,米琪喀的下流残暴,李斯特尼茨基的阴险狡滑,也都鞭辟入里。妲丽亚肮脏无耻,阿克西尼亚热情放荡,娜塔莉亚善良庄重,杜妮亚希珈天真活泼,这几个哥萨克妇女则描写得各具特色。
3.小说对顿河草原的壮丽景色的描绘,对哥萨克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非常出色。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
价值贡献
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宏大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正如肖洛霍夫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静静的顿河》中所写的“都是严酷的真实”,这一点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书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复杂形象。小说整个复杂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气勃勃的登场开始,以他痛苦、孤寂的下场结束。小说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内容都是通过他坎坷、艰难和最后毁灭的一生经历而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形象得到小说里最多方面深人细致的描写,在他身上倾注着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艺术激情。小说开拓和创新了史诗小说这一体裁。作者善于通过描写人的心灵活动来写“人的魅力”,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哥萨克农民放在文学描写的中心,真实再现了他们的感情世界,显示出这一特殊阶层的“人格魅力”。在小说结构上作者匠心独运,整部书的情节发展腾挪跌宕,故事演变曲折自然,头绪纷繁而线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静静的顿河》作为顿河故事中最杰出的一部,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小说引用了许多民歌民谣,尽现了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乡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