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8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侨乡视线
2023年08月25日

太姥娘职业辩

“种蓝”还是“蓝练”

太姥煮茶图 佚名 画

观今各类介绍太姥娘的文章,大多提及她羽化升仙前“种蓝为业”,更有不负责任者篡改为“种兰为业”。

“种蓝为业”的说法,源自谢肇淛明万历己酉年(1609)修纂的《太姥山志》:“尧时有老母居之,业种蓝……”嘉庆版《福鼎县志》延续这一说法:“太姥,尧时人。种蓝为业……”

这一说法,其实是脱胎于东汉末年王烈的《蟠桃记》,但此书已佚失,无从查证。好在梁克家宋淳熙九年(1182)编纂《三山志》时收录了这段文字:“太姥山,旧名才山。……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清乾隆版《福宁府志》,也采纳此说:“尧时老母。以炼蓝为业……”

比较以上文字,最突出的差别在于“种蓝”与“蓝练”,究竟听谁的?我觉得应该是《三山志》。其一,《三山志》成书在前,《太姥山志》成书在后;其二,现通行版淳熙《三山志》,恰好是谢肇淛等人校订后重刊的,时间是明万历癸丑年(1613),正是修《太姥山志》之后四年,说明他对这段文字有个重新考证、重新认识的过程。

民国三十一年(1942),卓剑舟修《太姥山全志》时估计也发现这个问题,但他很巧妙地避开“种”与“练”之别,笼统地说:“尧时,有老母业蓝于山,后仙去”。

“种蓝”与“蓝练”,虽是一字之差,但差之甚远:种蓝,是种植蓝草;蓝练,是利用蓝草来染布或提取蓝靛。

蓝草不只是一种草,泛指可用来制作蓝靛的各种植物,比如十字花科的菘蓝,豆科的木蓝,蓼科的蓼蓝,爵床科的马蓝,马鞭草科的路边青等等。传说中的太姥是尧时人,当时的种植业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最大目的是为了满足食物的需求,而染布用的蓝草漫山遍野随处都是,需求量也不多,直接采集就行,何须种植?

有关种蓝的最早记录,有人认为源自夏朝,依据的是后世记载夏时农事的《夏小正》:“五月,启灌蓼蓝”。但此“灌”究竟是作“灌溉”解,还是指制蓝过程中灌入石灰水,尚难定论。然而,《诗经·小雅·采蓝》有“终朝采蓝,不盈一詹”句,却很明显告诉我们,先秦时期的蓝草主要还是靠野外采集。真正出现“种蓝为业”的记录,当是东汉赵歧的《蓝赋·序》:“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以种蓝染绀为业。”

综上,尧时太姥“种蓝为业”,一是没必要,二是与蓝草种植历史不符,站不住脚!

相对地,“蓝练”更贴近事实。蓝练有多种含义,一是用蓝草染布,二是从蓝草中提取蓝靛,也就是利用石灰水将蓝染料从蓝草中沤出,这是后来才有的技术,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不在此讨论。太姥“蓝练”,其实是古人类最原始的染布方法,即把蓝草的鲜叶揉出汁,将纺织物浸入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就这么简单。即便是这么简单,但在原始时代能发现蓝草并利用蓝草来染布,就已经是件相当了不起的进步,故有必要记之。

还有一事要说下,谢肇淛为何会在“种蓝”和“蓝练”提法上纠结一阵?窃以为是受宋史学家郑樵《蓝溪》诗影响,诗曰:

溪流曲曲抱清沙,

此地争传太姥家。

千载波纹今不改,

种蓝人果未休耶?

郑樵,南宋莆仙人,一生著述80余种,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毕竟郑樵的名气太大,而且他曾在宋绍兴十九年寄寓于太姥山下潋城的杨惇礼老先生家,对太姥山的掌故有相当的了解。鉴于此,谢肇淛修《太姥山志》时才会将旧志中的“蓝练”,按郑诗的说法改作“种蓝”。

潋城有条蓝溪,明万历《福宁州志》称其“源出太姥山,每岁八月,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处,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关于蓝溪,当地还有一则传说,大意是:旧时太姥山下才堡村(潋城边上)有位女子,上山打柴时无意间割了一株草,草汁将她白布衫的袖口染蓝了,煞是好看,之后天天就采回蓝草帮乡亲们染布,被乡亲们称作“蓝姑”(即太姥的俗名)。后来,蓝姑被恶霸所逼逃进太姥山,开荒种蓝,继续在暗中帮乡亲们染布,久而久之便将整条山涧水给染蓝了,人称“蓝溪涧”,涧水流到山下便成为蓝溪。这个故事有点儿意思,前半部道出了古人染布的实况,后半部则是糅合了当时当地种蓝制蓝染布状况加以合理演绎。郑樵称太姥为“种蓝人”,也许就是听了这则传说,才会这么写的。可惜民间传说,后人加工成分太多,只能说说而已,岂能当真。

再说,谢肇淛仅在万历己酉年二月登太姥山,是年秋便完成《太姥山志》稿,确实有点仓促。好在事后他在校《三山志》时,已感觉到依据郑樵诗或者民间传说将“蓝练”改作“种蓝”确实不妥,便尊重古籍,在重刊的淳熙《三山志》中保留“蓝练为业”的原话。

故,今人在介绍太姥娘时,不宜再提“种蓝为业”(更不该说成“种兰为业”),而应尊重最初的文献,回归“蓝练为业”之正本。

□ 伍世泉/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