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的氿湖
□ 杨启林
如果说宜兴是曼妙的少女,那么东氿和西氿就是她顾盼生波的眸子。
有人误以为“氿”是“酒”字的某种简化,其实只是同音,而意迥然。氿,湖名,且只在宜兴使用,是否由宜兴人造出来,则不得而知。
宜兴是一本好书,让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宜兴是一幅好画,值得好好欣赏,余音绕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这本书的魂;钟灵毓秀,好山好水,是这幅画的色。
已经来过宜兴很多次,但我每次来都要到团氿或东氿的湖边走一走,且每次都有新发现、新感触。四时风景不同,各处景色有异。一桥一亭一树一石,都蕴藏着宜兴人的传承、匠心和诚意。总觉得看不够,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
如果你舍得早起,并到氿湖边走一走,即使不会写诗写文章,内心也会有所触动。宜兴的城市规划有智慧、有格局,知道何处该着色,哪里要留白。
宜兴多水,水增加了灵性。东氿、西氿和团氿就是宜兴城的肺,宜北河、太滆河、南虹河、城南河就是动脉和毛细血管。人们逐水而居,像是生活在画里。多河就多桥,每座桥有每座桥的特点,独具匠心。桥融于景,也成了景本身。
团氿湿地公园是近年来打造的,绕一圈七公里左右,适合慢走慢赏。漫步湖边绿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湖边留了很多空地,栽植树木花草,建成市民广场,修了健步跑道,供赏景、锻炼。不禁让我想起“无”与“有”的关系,正是这碧水绿地的“无”,才有了宜兴人心中的充盈完满。
胜地古阳羡,清才今长官。宜兴不仅风景秀丽,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史以来,宜兴曾经出过4个状元、10个宰相、32个院士、100多名大学校长、1万多名教授。
东氿湖边有乡贤榜,专门介绍宜兴的古今贤人。在某个不经意的地方,你也可能与某个先贤遗存或碑文不期而遇。绵延文脉穿越千年,滋养着这片土地,淬炼出“崇文厚德和谐奋发”的宜兴精神。
如此宜人宜居,宜兴人岂能不自豪呢?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