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4年01月05日

立足实际对标先进务实担当奋力谱写赤峰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赤峰市教育局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理论铸魂、调研筑基、整改赋能,聚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立足实际扬优势、对标先进找差距、务实担当促发展,推动赤峰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增强高质量发展自信心

赤峰是全区的教育大市,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积聚了诸多优势。办学基础好。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奠基工程”和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召开了全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印发了《赤峰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诸多利好政策。“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78亿元用于教育建设;“十四五”期间,规划投入84.66亿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高。赤峰的高考成绩、职业教育成效一直居自治区前列,为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等国家重要战略培养了大批人才。各类教育亮点纷呈。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被《新华每日电讯》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义务教育“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政策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被《中国教师报》选为“全国课改二十年区域典型”,学前教育的课程建设一直走在自治区前列,职业教育被评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特殊教育被确定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在全区率先实施了初升高考试录取全市“五统一”政策,率先创新改革了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内容,提高了教师选拔质量。

深刻认识差距不足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赤峰教育虽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存在明显的差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不足18%,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达标,公办园学位不足、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高考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相对较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明显缺乏,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干部队伍梯队培养机制不健全,部分领导干部主动干事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满足现状改革、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正是全力整改的关键。

主动领责担责尽责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势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关键是怎么促发展。抓好顶层设计,持续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能力。发扬普通高中优质均衡的优势,坚定不移实施高中带动战略,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领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转型升级,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贯通式一体化培养。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建设好407所自治区级、市级优质示范学校,建设好291个市级学科基地和幼小初高衔接培养基地,挖掘每一名学生的学科禀赋和学习潜能,实行个性化十二年一贯制的培养,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

立足办学优势和短板,持续提升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控制规模、内涵发展,分类指导、多样发展”的思路,“一校一案”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发展,争取高考“双一流”大学(专业)录取人数和600分以上人数始终保持自治区首位,高考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力争进入自治区前三位。坚持“促进公平、均衡发展,示范引领、优质发展”的思路,“一县一案”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力争到2025年,3个旗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验收。坚持“普及普惠、快速发展,科学保教、规范发展”思路,“一园一案”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力争到2025年,6个旗县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验收,在园幼儿入公办园率达65%以上。坚持“健全体系、拓展发展,尊重差异、融合发展”思路,“一人一案”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普特融合、职特融合以及医教、康教和科教融合,力争到2025年,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0个,建成融合教育试点校(园)25个。坚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扶强办优、创新发展”的思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开设数量和招生规模,着力构建“产业发展一盘棋、产教融合一条链、中高职人才培养一贯制”的发展格局,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中高职深度衔接专业(群)和产业学院各10个,服务赤峰市重点产业的专业布点占比达到70%,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保持在自治区前三位。

立足长远完善体制机制,夯实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规范校长任职条件、标准和选任程序,建立梯队培养体系。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增强人才引进吸引力。以“11133”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为引领,全面实施新时代校长、班主任、教师、教研员队伍培养四大工程。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平。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强化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推动落实财政统一足额支付中小学校取暖费制度和不足300人的学校按300人核算经费制度。按实际需要落实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力争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4所,新增学位7.1万个。推动校园5G网络全覆盖,建设赤峰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提升“三防”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大力弘扬赤峰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敬业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育人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严抓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大师德师风整治力度,切实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