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特别报道
2024年01月16日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阅读量:3193

◎融媒体记者 陆振娟 薛艳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以上

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0%以上

实际到账外资、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速保持同步

节能减排完成徐州市下达任务

2024年工作安排

一 更实举措以进促稳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扩大有效投资增后劲。全年招引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聚焦145个重大产业项目,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

促进居民消费激活力。

培育市场主体稳运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推进“头雁计划”,支持龙头企业稳产满产, 全力打造“百亿领航、五十亿带动、十亿支撑”的大企业发展矩阵。推进“雏鹰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配套合作。推进“筑巢暖窝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扩大政银企合作,促进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建立上市企业培育库,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提升园区板块贡献度。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提升镇域产业集聚和就业吸纳能力,力争工业产值过20亿元镇街5个。

二 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4+4”先进制造业体系,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统筹传统产业换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做大做强高端纺织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1号产业”。增强绿色低碳新能源产业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6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幅10%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高企数量突破200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引进高端创新创业团队1个、高层次创新人才10人以上、青年大学生3000余人。

年度实施100个数字经济项目,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80亿元。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110亿元以上。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生活融合,建设5G基站200个。

三 更高水平提升城市能级 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放大“枢纽新沂”效应。推进“枢纽+交通”建设。拓展“枢纽+平台”模式。壮大“枢纽+产业”集群。

提升城市建设能级,加速新型城镇化。推进新华南路、临沭北路等10条道路新建工程和幸福路、新港大道等5条道路续建工程。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提升城市管理能级,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城南农贸市场。改造提升5个老旧小区。新建停车场4处,新增停车泊位1000个。创成徐州市级示范物业项目2个。创建10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四 更高质量兴农富民 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改造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持续培育300亿级农业四大产业集群。招引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以上,建成省级重点示范项目4个,申报徐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

打造骆马湖、山水大道、G205 沿线3个“千万工程”示范片区。年内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创建特色田园乡村10个、美丽宜居村庄100个。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富民产业。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村占比达到93%以上。

五 更严标准建设生态文明 持续擦亮美丽新沂生态底色

源头治理,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骆马湖湿地保护修复1.24万亩,建设省级绿美示范村庄6个,改造农田林网3万亩。扎实推进骆马湖退圩还湖、窑湾镇水系连通等国家“山水工程”,建设马陵山生态岛、塔山湿地公园等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综合治理老山河及新剑秋河等河道、双塘及宋山等采石宕口。

铁腕治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联防联治”增蓝天,优良天数比例达80%。“水岸同治”保碧水,提标改造9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实施18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完成800个入河(湖)排污口整治,确保国省考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分类整治”护净土,规范危废固废处置管理,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绿色转型,释放生态红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开展冶金、化工、玻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深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六 更深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投入2.1亿元建设高新区中学、钟吾中学实验楼等5个项目,新增初、高中学位3000个。招聘教师39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力争高考一本上线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支持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建设省健康村20个、省健康社区4个、省健康促进医院2家。新增镇级五级中医馆2个、村级中医阁36家。

织密社会保障网格。新增用工1.5万人,其中制造业用工1万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增长。完成适老化改造300户。大力整治散埋乱葬突出问题,建设生命文化纪念园。

大力发展人文经济。打响“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品牌,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8亿元。全年公共文化活动不少于200场。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常态化开展“三向”好市民、“最美人物”评选活动。

七 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动态清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加强商品房销售资金监管,大力推进问题楼盘复工复产与矛盾化解。加强非法集资案件滚动排查,落实“一案一策一专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专项行动,巩固拓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成果。全力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实现“四下降、四提升、四个不发生”目标,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建设人民满意的实干型政府

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

依法行政是最基本的遵循

担当实干是最动人的旋律

清正廉洁是最美丽的形象

2023年工作回顾

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9%;

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033亿元,增长34.8%;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7亿元,增长6.3%;

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转型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4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4+4”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2%,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实施技改项目66个、智改数转项目122个。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6家,存续期高企数达183家。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5%,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4.2%。

内外兼修塑造城市品格,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高标准编制《新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复,明晰城市定位,构建“一心、一圈、三轴、五区”的市域总体格局。

成功获批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新增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4条、老旧小区31个,近74万平方米,6300余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大幅提升。

在青年路、建邺路等16处区域新增停车泊位近2000个。

始终坚持“三农”优先发展,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新建改建高标准农田5.6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超90亿元。“两品一标”获证产品62个,新增绿色认证产品12个。建设冷藏保鲜设施63个,新增特色机械化示范基地14个。

创建美丽宜居村庄106个,新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新命名高流盘石、阿湖马蹄庄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获评江苏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苏北唯一。

完成绿化造林1.1万亩,年度造林面积连续4年位列徐州第一。

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个,新建生态河道43条。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同比增长7.5%,高于城镇1.2个百分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村203个。

最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增加学位3345个。新招聘教师317名,其中研究生51名。

推进学校食堂改革,国有平台公司兜底保障,让全体师生吃得饱、吃得好。特教中心、中专校三期投入使用。

人民医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中医院创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马陵山镇、高流镇、时集镇、棋盘镇通过国家级卫生镇评审验收。

发放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救助资金2.4亿元。新增企业参保职工1.3万人。投入600余万元为 8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投入300余万元为1000户困难老年人进行适老化家庭改造。招引高校毕业生3800人、返乡就业5100人。

窑湾古镇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花厅遗址获批江苏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棋盘镇花厅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市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评估,居民阅读指数跻身全省第三、徐州第一。

牢牢守住发展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8个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局完成组建并投入运行。整改各类风险隐患6156条。整治不合格“灶管阀”等隐患348处,取缔“黑气点”7个。

5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100%,骆马湖新店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退圩还湖及水系连通项目再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03亿元。

窑湾片区、沭河湾片区等4个总投资96亿元项目,成功入选省级EOD项目库。

深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为群众追赃挽损1600余万元。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开展“四下基层”活动,解决民计民生类问题90余个。

认真高效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及政协提案共358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