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近年来,长丰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走进双墩镇汪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放眼望去,“田成方、路成网、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初具雏形。该项目5800亩,涉及14个村民组,自去年9月底开始施工。“我们目前土地平整已经全部结束,现在沟渠开挖已经完成80%,道路跟沟渠同步进行的,目前道路路基全部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是道路砂石和混凝土浇筑,预计本项目2024年3月底全部结束。”双墩镇汪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陶张华说。“我们村这块属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区,田块小,正常没超过两亩田或三亩田,离城市近,年轻人都走掉了,老人们做不动了,所以抛荒严重,现在田交给大户能得到租金钱。”双墩镇汪岗村党支部书记沈光宝如释重负地说。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汪岗村曾经“下田难”“作业难”的短板不仅将被补齐,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问题也迎刃而解。沈光宝表示,“我们现在出租给两个大户,一个大户是2500亩,一个大户1000亩,我们村又留一些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增加100多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联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一头联系着农民增产增收。同样,位于下塘镇明华社区古楼村的42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眼下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施工方的建设人员冒着严寒,抢抓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现在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的全部工程,下一步我们主要做沟渠的硬化,以及田间的道路和渠道工程,在土壤方面,我们采取将表土进行剥离,当土地平整完以后,再把表土再覆盖上面,我们在施工中利用了新科技,激光平整仪,保证土地的平整度。”下塘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尹滨说道。
近年来,长丰县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着力在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让农田“高标准”、稳粮“有底气”。“2022年,长丰县高标准农田建成区流转率达到了90%以上,平均每个主体流转面积约6万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村级经济发展,红桥模式和金丰公社、大路经验等,2022年全县24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达到2.74亿元,村均收入达到112.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陶进说。
据统计,2011-2022年,长丰县共建成 100.6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 63.79%,涉及 197个村(居),共118个项目。2023年,建设面积是8.45万亩,分布在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整体进度完成了约70%。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蒙城北路沿线、瓦东干渠灌溉区两大片区整体推进的原则,2024年计划在8个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1万亩。
(记者 李先峰)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