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3:要闻/热读
2024年01月24日

“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 记者 史莲寅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最大变量。2023年,我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地区发展的优先选项,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不断深化“龙城英才计划”“优才计划”,做深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四篇文章,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常州承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为射频前端滤波器及化合物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第二、第三代晶圆制造及超级代工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5G通信和物联网模组。昨天下午2时,在副总经理、博士刘宇浩的办公室,他正带着研发团队讨论射频滤波器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刘宇浩告诉记者,2年前,他来到承芯半导体,负责高端滤波器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温度补偿型声表面波滤波器和体声波滤波器领域,解决器件结构、产品设计以及工艺上的不稳定性等问题。”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承芯半导体于2022年获“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称号,截至目前共提交174件专利申请,已授权发明专利21件。“武进的人才政策不论对我还是我的团队,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吸引我们从其他城市或者海外来到武进安家落户。”刘宇浩坦言。

近年来,我区通过精心打造“武进英才计划”邀请赛和“名城名校合作行”等品牌活动,将目光聚焦于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院所的聚集地,陆续走进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西安、大连等地区和城市,吸引并培育了一批卓越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拥有核心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推动其在武进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不断涵养“非武不栖 进无止境”人才生态,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优才计划”,推动与高校合作交流。1月18日,我区举办2024年常州学子新春“回乡行”活动,吸引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内高校优秀学子以及海外留学生报名参加,累计报名人次创五年之最。“我的家乡需要更好的城市规划、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健康的产业结构,我希望可以用我的知识与行动,为家乡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来自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周怀彧希望未来能将青春力量贡献给家乡。

据了解,“优才计划”主要面向重点高校,引进高层次、专业性青年人才,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人才服务站,辐射西北、华中地区高校。5年来,武进先后接收了7批次近200名学生开展实习实践,年度接收规模逐步扩大,合作高校也由南京大学1所拓展至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6所。“下一步,我们会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人才服务站增点扩面,将党政机关实习项目进一步扩展至企业实习,同时设计开发多样化的研学路线,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委组织部规划办主任吴恬介绍。

产业聚集人才,人才引领产业。2022年,我区探索实行“一行业领域一人才政策”,先后在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领域率先出台人才专项政策,同步推出海外人才、青年人才以及卓越博士后等专项政策,加大对“高精尖缺”人才的资助力度。同时,依托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便利。2021年至今,全区累计建成22225套人才公寓,同步配建6个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苏青驿站”。围绕人才喜好和需求,定期举办人才交流、音乐节、篮球赛、观影节等活动,推动人才公寓从“基础保障”向“全要素服务”转变,解决人才融入城市“第一公里”问题。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