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综合
2024年05月21日

2024年4月“江阴好人”简要事迹

本文字数:2845

江阴好人,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他们的感人事迹,是城市文明的记忆,也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道德力量。

我市每月开展“江阴好人”推选工作,现推荐钱新贤、郁国清等10人(组)为我市2024年4月“江阴好人”,现予公布。

一、助人为乐

1.钱新贤,男,1939年生,云亭街道佘城村钱家村村民。钱新贤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自发为群众做好事。看到村民家中自来水管破裂、灶膛没有柴草,他都会主动上门提供帮助,这一做就是50多年。2011年,佘城村将平坦的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钱新贤骑着一辆三轮车,手拿一把扫帚,当起了“义务清洁工”。隔三岔五,他就自发清扫水泥路,两公里长的路要清扫两三个小时,但他从不喊苦、不喊累,这件事他坚持了8年。如今,钱新贤已是一名85岁高龄的老年人,无论严寒酷暑,他仍然去清扫垃圾、清除冰雪、挖渠引水、修补道路、清除杂草。当人们赞扬他时,他总说:“方便群众,快乐自己。我只是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2.郁国清,男,1977年生,新桥镇锋锐毛纺厂机电维修工。郁国清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位身患眼疾的残障人士。10多年来,只要邻里遇到困难,不等别人开口,他就主动上前帮忙。孤寡老人卧床不起,他关照妻子把晚饭给老人送去;邻居之间因停放电动自行车产生口角,他充当和事佬,让双方握手言和;公共区域堆放了杂物,他第一时间上前清理……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在郁国清眼里都是举手之劳,在邻居眼里却是满满的感动。尽管看不清光明的世界,但郁国清用党员的熠熠初心传递社会温暖,照亮群众心田,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担当。

二、见义勇为

1.俞龙,男,1994年生,无锡市平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员工。2024年3月1日上午9点左右,正在单位上班的俞龙听到隔壁公司传来呼救声后,当即出门查看。只见一名歹徒将一名男子压倒在地,欲行凶伤人。面对歹徒,俞龙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制止。他从身后采取“环抱”的方式抱住行凶者,紧紧箍住其双臂并用力将其往后拉。俞龙死死拽住拼命挣扎的歹徒,用大腿膝盖顶住歹徒手肘关节处不让其动弹。与歹徒较量数分钟后,俞龙与闻讯赶来的物业管理人员合力将歹徒从受害者身上拉离。行凶者被赶来的民警抓获,伤者经医院救治脱险。俞龙先后荣登2024年第一季度江苏省、无锡市“见义勇为勇士”榜。

2.陈新谊,男,1987年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西中队辅警队队长。2024年2月22日,江阴寒风凛冽,气温极低。当日下午5时59分许,城西中队接到一起黄标警情指令称:西郊万达附近,富达对面河边,有人掉河里了。陈新谊与同事迅速行动,仅用3分钟就赶到现场,但未发现落水人员。此时,因报警人电话一直占线、联系不上,陈新谊与同事只能分头寻找。陈新谊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在天庆路与芦花路交叉口以北发现了落水女子。时间就是生命,陈新谊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刺骨的河中展开救援。一下水,他明显地感到,身上的衣服因慢慢地吸水而变得越来越沉。他迅速游至落水女子身边,采取“环抱”的方式将其慢慢地往岸边拉。同时,在岸边守候的其他同事将牵引绳扔至河中,帮助陈新谊将落水女子拖回岸边。因抢救及时,落水女子并无大碍。

三、诚实守信

1.王冰玲,女,1985年生,江阴高新区环境卫生发展有限公司高铁清扫保洁员。2024年4月4日上午,王冰玲像往常一样在江阴高铁站广场进出口进行保洁作业,远远地看到地面上“躺”着一只大挎包。她上前查看,发现挎包里竟然装着5000元现金、个人证件等物品。为尽快找到失主,她放下手中的保洁工具,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高铁站管理人员,并将挎包交至附近派出所。在警方的帮助下,她最终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在核对包内物品无误后,王冰玲把挎包归还给失主。面对失而复得的物品,失主难掩内心的欣喜之情,握着王冰玲的手连连道谢。事后,失主将一面写有“美丽环卫 拾金不昧”的锦旗送到王冰玲手中。

2.何小英,女,1965年生,长泾镇河塘村村民。在河塘菜场,何小英经营着一家名为“阿四豆花”的早餐店。2024年4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准备收摊的何小英在店内一处座位上,发现了一只顾客遗忘的钱包,包中装着1万余元现金和若干张超市购物卡。何小英当即拿起钱包,在河塘菜场周边寻找失主,在找寻失主无果后报警求助。在民警的帮助下,失主到派出所领回了丢失的钱包。失主的女儿十分激动,许以酬谢,何小英婉言拒绝了酬金。她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我们得的,我们不能得,否则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四、敬业奉献

1.张伟,男,1970年生,江阴神宇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07年,受国家为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等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影响,张伟回到顾山镇鉴青村创业。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搭设围网、栽苗植树……他扎根农村,专注田畴,风里来、雨里去,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打造休闲农庄,用自己的双手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共同富裕是张伟最朴素的梦想,随着合作社越办越好,他主动吸纳了40多名农村劳动力,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利用园内科普教育基地,聘请专业技术老师为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和现场指导,受惠农民累计超3000人次。张伟先后获评江阴市十佳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动户、无锡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劳动模范。

2.邵强,男,1970年生,农业银行江阴分行要塞支行职工。参加工作36年来,邵强工作精益求精,勇做敬业奉献的带头人。他精通业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澄江、要塞、开发区等支行工作的9年多时间内,他累计堵截了5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金额近百万元。其中他成功为一名客户追回被骗的6.42万元的事情,引发省市媒体报道。工作中,他始终把客户当作亲人,为客户排忧解难。从西石桥到无锡再到江阴夕阳红养老院,他跟踪服务一名客户30年,直至该客户过世后,还为其亲属办理了银行存款继承业务。此外,他坚持无偿献血20多年,还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江阴市首批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

五、孝老爱亲

1.程亚红,女,1971年生,利港街道东支社区居民。2018年9月,程亚红的母亲陈菊芳突发脑溢血。尽管程亚红耐心地陪伴并协助母亲进行康复训练,但不幸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菊芳再次发生脑溢血。经过紧急抢救和治疗,陈菊芳最终失去了语言能力。从此,程亚红每天尽心照料母亲,为她洗衣晾晒、洗头擦身、修剪指甲。2022年11月,陈菊芳完全瘫痪在床,程亚红不得不承担起更换尿不湿、翻身按摩等额外的护理工作。尽管如此,她依然全心全意地照顾母亲,从不抱怨脏和累。如今,陈菊芳面色红润,身体状况良好,她的房间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没有一丝异味。

2.龚英,女,1978年生,祝塘镇景阳村居民。龚英的女儿于2003年2月出生,不幸在3个月大时突发颅内出血,造成终身残疾。从那时起,龚英的女儿不仅双目失明、精神状况异常,而且智力发展停滞在不足1岁的水平,连基本的语言表达都成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洗脸、刷牙、穿衣、吃饭、上厕所等基本活动都需要别人全程协助才能完成。20多年来,龚英耐心细致地照顾女儿,把女儿收拾得干干净净、照顾得妥妥帖帖,没让女儿出现任何闪失。5年前,龚英的公公被诊断出患有尿毒症。面对这一不幸,龚英始终如一,坚持每周三次陪同公公前往医院接受透析治疗。多年来,龚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次定心饭,但她始终热爱生活,用心照顾老人和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