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城为什么能“成”?
——探寻宁城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密码
□记者 王新超
目之所及,皆是大抓招商的忙碌身影和推进项目的火热场景。
耳之所闻,皆是晋位争先的铮铮誓言和奋进跨越的铿锵足音。
心之所感,皆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建设现代化宁城的浓厚氛围。
伴随盛夏骄阳,7月7日至8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各旗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到宁城县观摩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认真研究宁城县抓项目建设、盯招商引资、促创新发展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期为我所用、共同提高。
今年以来,在宁城,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呈现出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发展局面。
振奋与震撼交织,思索与奋进同行。当天,在全市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市委书记万超岐要求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同样的形势、同样的要求,宁城为什么能“成”?
宁城为什么能“成”?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调研,探寻宁城县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密码。
密码之一:以驰而不息的韧劲建强产业根基
自东向西行走于宁城大地,各具特色的产业隆起带纷纷凸现。
在汐子工业园区,涵盖16个项目的新能源耦合焦化及绿色延链补链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计划总投资约112亿元的新能源及氢能产业项目初见雏形;
在天义镇,宁城县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正航酒店、京东集团在蒙东布局的第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物流园区、宠物产品行销全球的海森华宠公司已安家落户;
在大城子镇,科技感十足的丰码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瓦南村,正将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向全国各地输送;
一条长达55.6公里的省道505线旅游公路,串联起沿途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4A级旅游景区,形成绝美诗意的旅游风景道。
……
高质量发展的大潮,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涌动。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宁城县综合考虑县域实际、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分区域规划产业布局,明确发展方向。
——县域东部汐子镇至天义镇一线,着力打造工业和城市经济带。
——中部丘陵区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林果业、肉牛养殖业,打造现代农牧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区。
——西部以黑里河川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倾力建设“燕山北麓·百里画廊”,打造京津冀辽休闲度假目的地。
清晰明确的产业布局为抓发展划定了重点,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现高质量发展绝非一蹴而就,更不会轻而易举,而是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定力、驰而不息,一步步展开、一件件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宁城县膨润土资源保有量1640多万吨,潜在矿产资源量20亿吨。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2001年,我国首家生产膨润土猫砂企业在宁城县成立。经过二十几年的持续用力,发展出40多家膨润土加工企业,其中猫砂生产企业达到30多家。由小到大、由企业到行业、由产业到集群,宁城县猫砂产业走出了一条“小个体、大规模、大群体,小产业、大产值、长链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但其目标不止于此,正铆足劲向猫砂“世界工厂”进军。
相比猫砂产业而言,宁城县的设施农业起步要更早。自1996年开始,宁城县一直把设施农业作为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首选产业来推,在“扩量、提质、增效”方面加劲发力。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多年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全县设施农业达到53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63万吨,年产值65亿元,规模居自治区首位,为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贡献超过7000元;设施农业位列中国10强县,成为中国北方独具特色、品种丰富高原寒地反季节大宗蔬菜种植基地,成为京津冀、东三省、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
宁城县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末端落实,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从中唐特钢董事长马得好到宁城创业二十年,到建支科技扎根宁城十五年,再到今年北京爱牧科技全产业链投入膨润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河北海森华宠这一宠物行业全链条企业落户宁城,全部都是宁城县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万事从来贵有恒,久为功者必所成。宁城县确定了方向、认定了目标,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走下去,深耕产业底座,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至。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宁城县就是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抓重大项目、坚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宁城县副县长于利民说。
密码之二:以创新突破的干劲开拓发展新局
走进位于大城子镇瓦中村的丰码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只见棚内番茄秧以椰糠为基质实现了无土栽培,遍布棚室的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数据,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作物需求自动施肥、浇水。园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突破土地、水肥、农残等对设施蔬菜产业的限制,实现设施农业管理智慧化、标准化。“相比传统的栽培模式,每亩番茄棚增产46%、节水40%、减肥30%。”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思乔说。
据了解,目前,该园区与大城子镇智慧农业园区一、二期项目形成了棚室类型梯次互补、种植技术互相融合的大园区生产布局,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在现代农业中全面运用,为发展设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样板。
产业的集聚升级、塑强培优,免不了爬坡过坎。宁城县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谋划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围绕“菜果牛”优势产业,以建设农牧业“种苗繁育、综合服务、科技合作、集散交易、精深加工”五个中心为统领,谋划实施了京蒙合作产业园、山东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城子智慧农业园区等示范引领项目和园区,实现了农畜产品从种养到加工的全链条发展。
——围绕新型化工,谋划了投资10亿元的中国猫砂科技产业园,实施了星美科技、海森华宠、膨润土研发检测和研发中心等项目,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思路决定出路,革新才能出新。为破解资金难题,创新融资方式和建设模式,引进两家知名央企,以“EPC”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区道路改造、标准化厂房、公共基础设施等32个重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京东物流宁城集配中心项目是京东集团在蒙东地区布局的第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物流园区。宁城采取国企出资本金、金融机构参与、央企垫资建设、知名企业运营的新模式,实现了“政府发展新业态、企业降成本、群众得便利”多赢局面。
为打破黑里河镇景区分布密集但接待能力不足的困局,利用空心村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民宿集群,不仅让破败的空心村实现华丽转身,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弥补了当地高端轻奢民宿的空白。
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宁城的成功实践便是生动案例。解决“疑难杂症”,宁城县有决心、有力度,不畏难、不推诿,不设前提条件,用新思路新举措破解瓶颈,再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断攻坚克难、开创新局。
密码之三:以起而行之的实劲推动任务落实
“去年,总投资20亿元的华恒生物原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的宁城速度。”宁城县副县长白景利介绍,今年,新能源及氢能产业项目实现三个“一”的突破,即一个月签约、一百天开工、预计实现一百亿固投。
2021年以来,宁城累计实施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24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建成润邦科技、卓尔科技等重点项目近百个。
一个个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究其原因,唯有真干!实干!就是以有解思维破难题,以开拓创新谋出路,以起而行之促落实。
这正如万超岐在本次大会上强调的,各层级各方面工作都要突出一个“实”字,做到抓得实、干得实、效果实,以实绩论英雄,防止空泛表态、搞形式主义。尤其发展的事是实实在在的事,半点糊弄不得。
据市政府副市长、宁城县委书记付守利介绍,目前,宁城县累计谋划实施10-50亿元项目2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个。谋划的总投资20亿元的华恒生物、总投资20亿元的秦风气体、总投资25亿元的得丰焦化技改升级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建成。
这些项目为产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扩群强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挺起了宁城工业的“脊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谋划储备,万超岐多次强调,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认真研究谋划优质项目储备,为后续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宁城县全面贯彻落实部署要求,锚定既定规划目标,将谋划具有牵引性、示范性的大项目作为重点深谋实谋,推动产业握指成拳、做大成势。
如何谋划项目?不仅要充分考虑产业与政策的契合度,还要统筹好土地、能耗等关键要素,精准把握机会。
自治区刚刚出台促进焦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宁城县及时快速申报了总投资217亿元的新能源耦合焦化及绿色延链补链产业集群项目。仅用时6个月便通过自治区论证,获得批复“路条”,成为蒙东地区第一个获得批复的项目。这正是宁城县始终保持对政策高度敏锐性,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成功示范。
此外,建立了县领导包联、工作专班强力推进、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落实、各责任人具体操作的严明责任体系,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将推进重点项目责任落实情况与班子年末考核、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建立监控台账,实时跟踪问效。奖惩分明、严格兑现的机制让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有序。
在宁城投资兴业的企业家中间流传着一句话:“投资到宁城,事事都能成。”企业家的“现身说法”诠释了宁城大抓项目建设的成效和项目服务的力度。
三年来,宁城共签约落地项目218个,总投资接近500亿元。落地的项目中,通过以商招商方式引进的项目占比达到70%。
宁城县深入分析企业所思所想,注重履约践诺,既买新单更理旧账,答应的事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真情实意服务各环节,真诚关怀投资者,坚定了企业家在宁城投资的信心。04
密码之四:以绩效考评的准劲引领干事创业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什么人、怎么用,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
宁城县工信和科技局局长陈强,在成功引进中唐特钢、华恒生物等企业后,全程协调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为企业解决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难题。正是这些解企业之所急、疏企业之所困的点点滴滴,为中唐特钢、润邦科技、华恒生物等多个招商项目如期开工、按期投产创造了条件。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态势,宁城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姜海涛不断探索招商引资的新形式、新手段、新办法,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商会招商、驻点招商、友情招商等方式,不断扩大招商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290.12亿元。
在本次项目观摩中,宁城县各级领导干部介绍起自己负责的项目如数家珍,谈起自己主抓的任务了如指掌。当被问及细则,更是滔滔不绝。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有多大作为才能有多大成就。干部在扛起大事难事、做好小事琐事中勇于担责担险、善作能为,在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时敢想敢试、创新创造,得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发展中展现实绩实效。
6月19日,万超岐在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上强调,要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敢拼善战、能打硬仗,千方百计完成任务,不怕困难、勇于斗争、担当作为、创新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
如何让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干部的担当作为,离不开实干氛围的托举、离不开新风正气的涵养。
宁城县用目标考核鼓干劲。从各地各部门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将18个镇乡街划分为3个类别,将56个县直机关单位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进行考核。对评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通过表彰大会隆重褒奖,提高评优评先指标比例,在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干部使用时优先考虑。对领导干部个人进行同序列考核,量化排出名次;对正科级干部,通过县委全会无记名投票集体评价,做到人人有题目、个个有卷交、好坏有评判,切实让大家干有方向、比有目标。
用鲜明导向激动力。坚持把选好人、用对人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2021年以来,先后从重大任务一线提拔任用干部157人,占总数的63%;提拔考核优秀的班子成员39人,进一步使用48人。在市委的关怀下,非常优秀的正科级干部走上了副处级工作岗位,有力地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及时调整3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使广大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
用关心关怀护激情。充分保护干部积极性,就同一问题反复举报同一党员干部的不属实信访件,不再另行核查;对干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区分有意而为和工作失误,做到速查速结,在纪法红线内当容则容。几年来,确定不再另行核查的信访件9件,打击处理恶意诽谤干部的信访人2名,重新任用4名处分期满且表现优秀的干部,及时为2名干部澄清正名,以实际行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成绩的取得与宁城县委政府及部门深度谋划、高位推动、跑办盯办的强力推进密不可分,与当地干部敢想敢干、担当作为的作风密不可分,更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光明的产业前景密不可分,这正揭示了宁城为什么能“成”的密码!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