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观镇制定锡剧文化发展行动三年计划,实施六大行动——
锡剧之乡传新音
□ 梅嘉慧 记者 黄雅婷
王兰英大剧院投用
锡剧,又称“常锡文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江苏省锡剧之乡,遥观镇制定实施锡剧文化发展行动三年计划,针对锡剧发展之“痛”,开出系列“良方”,大力实施锡剧“强基”“传承”“惠民”“精品”“出圈”“开发”六大行动,保护传承锡剧艺术,实现创新发展。
补短板 “软硬件”双提升
“肩挑水担上河滩,哪怕是一夜不困我也要做……”7月29日,遥观镇王兰英大剧院里萦绕着悠扬的曲调,王派弟子、常州市锡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等带来《珍珠塔·赠塔》《黄昏敲过一更鼓》等选段,吸引众多戏迷前来打卡。
“我很喜欢王兰英先生的《双推磨》等剧目,6年前‘入圈’。”李明珠是锡剧王派的忠实粉丝,“现在有了王兰英大剧院,看演出有了更好的环境。”
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兰英是遥观人,素有“苏南梅兰芳”之称,其甜糯优美、悠扬奇特的唱腔和飘逸舒展的动作,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派艺术。遥观镇打造的王兰英大剧院是全市首家锡剧综合体,于上月末正式开馆,其中还设有王兰英艺术展馆,将进一步发挥锡剧艺术的辐射力、影响力,扩大锡剧传承的群众基础。
夯实“硬件”的同时,“软件”同步提升。常州市锡剧团、江阴锡剧团、宜兴锡剧团、常熟锡剧团、武进锡剧团组建“江苏锡剧发展共同体”。“年底前安排多场锡剧演出在大剧院和各村(社区)上演,‘江苏锡剧发展共同体’中的优秀锡剧团将带来精彩表演,部分演出还将邀请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优秀中青年锡剧演员。”王兰英大剧院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晶磊告诉记者,大剧院还将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大师课、公益演出及“锡剧进校园”等锡剧普及教育公益活动,点燃群众对锡剧的热情。
育人才 锡剧薪火传承
挺秀幽芳一枝兰,兰腔锡韵流江南。在遥观,锡剧群众基础扎实,拥有活跃骨干锡剧团队5支、爱好协会组织10余个,锡剧演员、票友和爱好者近千人,其中不乏“锡剧娃”。
“锡剧听起来很亲切,我平时也喜欢和奶奶一起唱《沙家浜·军民鱼水情》。”宋剑湖小学学生王彦博跟着专业老师学习锡剧3年多,如今已是“王兰英戏剧周”、送戏下乡舞台上的“常客”。这源于遥观镇“锡剧进校园”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2021年,宋剑湖小学创立王兰英锡剧课程基地,打造“承兰苑”锡剧艺术长廊,邀请武进锡剧团演员每周相约锡剧课堂,加强锡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力。
普及戏曲教育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遥观镇每年还邀请常州锡剧团、武进锡剧团的专业演员走进辖区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等活动,累计覆盖中小学生2000余人次。此外,每年组织镇级专场活动30场以上、群众锡剧活动500余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一曲锡韵,经典咏传。遥观镇计划用3年实现“六个一”目标,即通过创作一批精品剧目、打造一支专业团队、建设一批戏迷阵地、创编一套校本课程、培养一批锡剧力量、掀起一方锡剧热潮,全方位营造“学锡剧、爱锡剧、唱锡剧”的浓厚氛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