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旗教育系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记者 王艳国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大力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喀喇沁旗教育系统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深化理论学习,紧抓铸牢主线“核心要义”。喀旗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各族党员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厚植教育引导,深化铸牢主线“高度认同”。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起来,积极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通过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培训指导等方式,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打造宣传阵地,营造铸牢主线“浓厚氛围”。各学校通过公众平台、LED大屏、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等专栏,大力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区分教学阶段,激发铸牢主线“行动动力”。各学校结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国旗耀边关”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等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小学生心中;通过组织青少年聆听英模事迹、讲民族团结故事活动以及学习了解民族团结故事、民族政策理论,让初中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红色教育;结合北京研学活动,加强与北京西城区学生之间的共建联创活动,激励高中各族同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习中。
开展特色活动,凝聚铸牢主线“共识力量”。利用社团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各族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开展文化艺术节,上一堂“民族政策、民族法制主题班会课”,积极引导各族学生学习、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组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下一步,喀喇沁旗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一月一周”活动为契机,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组织各族师生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