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01日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反映退费的事,社区调解室两天就帮着协调解决到位了,效率这么高,服务这么热情,实在是想不到啊!”远在庐江的王女士在与稻香村司法所调解人员微信对话中连声致谢。

近年来,稻香村司法所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一揽子”解决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绿色通道,抓源头治未病防未然,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描绘出基层社会治理别样“枫景”。

 

变被动为主动

 

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到社情民意一网打尽、“急难愁盼”一目了然,调解员一改过去单一的“坐诊”模式,从被动等待纠纷上门,到积极主动端口前移、力量下沉、扑下身子摸排矛盾隐患和发现问题,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用真情践行为民服务,通过“巡诊问诊”解决群众实际法治需求。

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34个社区网格、52个住宅小区、23661户居民家庭的走访任务,收集梳理归档各类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73件,整改办结65件,移送转办8件,全部实现“清单+闭环”管理。

 

变传统为创新

 

“现在遇到法律纠纷,不用到处跑路了,只要到家门口的‘一站式’调解室就可以得到解决……”家住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的王先生颇有感触。

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周到的调解服务,实体化解决矛盾纷争,街道司法所积极打造创新街居调解阵地,畅通调解为民的“神经末梢”。在街道本级设置调解委员会1个,调解工作室5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个,延伸覆盖到家庭、社区、企业、学校、单位等。建立健全社区调解委员会5个,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住宅小区、法治宣传阵地,共建设“百姓评理说事点”2个、警民议事点5个、“板凳会”1个。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化南路社区利用“周末议事厅”、网格化管理工作阵地,打造出“榕树下评理说事点”,通过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利用乡贤能人扎根基层一线、群众基础牢固的优势,丰富了“法治+文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传承。

 

变“独唱”为“合唱”

 

稻香村司法所持续调整充实调解资源和元素,不断整合优化调解专业队伍,充分发动退休政法干警、社区贤能、“法律明白人”“四员一律”“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融入调解队伍,在街道建立起30多名专兼职调解员组成的调解员队伍,走街串户,深入小区网格,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

据了解,稻香村司法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培训轮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学习,邀请资深调解员、法律顾问采用以案释法、以身说法等形式,讲解调解工作的经验、技巧与做法,增强调解员的调解工作水平和实战应用能力。

 

(夏菁 周丽丽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