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15日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2005年,21岁的张菊香从合肥学院(现合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自此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2013年,她入职位于井岗镇辖区的合肥市十里庙小学辅读班,成为了一群特殊孩子的校园“妈妈”。十余年里,她用慈母一般的爱,温暖着每一位特殊孩子,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自编精细教材,助力学生成长

 

辅读班(又称特教班)学生大多没有学前康复经历,手指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较弱,上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入校任教后,张菊香根据所带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精细课,培养他们进行精细动作。

所谓精细课,是一项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课程,让孩子有目的地利用手部完成一些活动。精细动作是一项需要练习的能力,但当时学校却没有现成教材。为此,张菊香跑了很多市区的大市场、城隍庙玩具店,寻找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精细动作的教具。店里买不到,网上也搜不到的,她就利用下班时间,买材料在家自制。

用来训练学生书写和注意力的“点连线”,就是张菊香一笔一笔、一个点一个点、一本一本绘制而成。学生喜欢的律动舞也是张菊香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量身创编。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张菊香准备着晚托需要用到的教具,看着学生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她感到由衷地欣慰。“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也为他们的人生带来更多可能。”

 

常年靠窗办公,只因心头牵挂

 

自闭症、脑瘫、癫痫、小儿麻痹症、听力障碍……辅读班的孩子在校所需各不相同。为了课下也能更好地看护班上学生,张菊香常年坐在一楼办公室靠窗位置。

通过窗口的观察,学生的心情、动作和同伴、老师的交流情况,张菊香都了如指掌。也因此,她积累总结,为每个学生家长提出了更切实可行、更有针对性的相处教育模式。

回忆从教经历,张菊香表示,印象最深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所带学生的进步成长。2018年,在合肥市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一名身患唐氏综合症的学生天天(化名),凭借自己的毅力,夺得50米跑第一名,而他正是张菊香的学生。从入校时什么都不会,到取得比赛第一,天天成长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有张菊香的鼓励。

人们常祝福教师“桃李满天下”,而在张菊香心中,她却希望这样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少。辅读班的学生长至15岁时便自然毕业,张菊香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完9年在校教育。“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只要孩子有需要,我仍会继续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呵护他们快乐成长。”

 

(谢蕾 江曼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