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后勤管理更“聪明”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后勤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纪事
后勤保障是企业高效规范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网淮安供电公司以建设智慧后勤为引领,持续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后勤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后勤专业管理和服务保障数字化水平,率先打造智慧楼宇、智慧食堂、智慧出行体验,为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节”尽所能——
办公楼宇楼控自动化,照明智能化,能控最优化
11月15日8时许,淮安供电公司综合管理室五级职员夏晓祥如常登录电脑上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系统显示,今年以来,该公司办公楼宇用电总量908.5万千瓦时,同比降低6.53%,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6.4吨,等效植树7375棵。
数据的背后,是淮安供电公司大力挖掘办公楼宇节能和柔性负荷调节潜力,积极应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推动实现自有建筑智慧低碳、科学精细管理的结果。
早在2019年,该公司就开展楼宇节能及智能化管理改造,采用人脸识别、楼宇自动控制及中央集成平台等先进技术,实施楼宇节能优化措施,实现了楼控自动化、照明智能化和能控最优化,综合节能率达23%。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楼宇节能技术也在迭代升级。依托国网江苏电力推出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平台,今年以来,淮安供电公司率先实施楼宇能源监测绿色智能化试点项目,在15栋办公楼宇新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实现了对35栋楼宇、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的能耗精细化管理。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如今,该公司能够精准识别能源浪费的源头并采取针对性节能措施。去年8月,夏晓祥通过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发现部分楼宇存在“长明灯”“空调24小时运行”等问题,随即采取优化空调、照明等系统的运行策略,实现了空调、电机、风机、水泵等高能耗设备定时开关和按需开启,照明系统可随外部环境调整亮度并自动启停,楼宇整体能耗降低了9%。
此外,该公司积极推进楼宇屋面光伏建设,在16栋楼宇建成的屋面光伏装机总容量达962.37千瓦,年发电量达190万千瓦时。
率先探索——
让后勤有机融入和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
今年,淮安供电公司积极推进自有办公楼宇可调负荷接入省级平台,让后勤工作有机融入和更好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丰富清洁能源应用场景。
迎峰度夏前,该公司开展了自有楼宇非工空调智能调控建设,完成了办公场所空调智慧调控提升项目8个,涉及中央空调机组302个和分体空调1600余台,累计聚集柔性可调空调负荷8000余千瓦,并于6月27日成功参与了国网江苏电力自有楼宇用能管理和空调负荷智能调控演习。
同时,该公司探索将光储直柔等绿色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后勤领域,以电力生产运营用房为载体,为清洁能源在后勤服务场景中的进一步推广做出有益尝试。金湖金沟培训基地楼宇级数智微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以点带面,先行先试。今年5月,利用“金湖零碳县域自治示范项目”建设的契机,淮安供电公司后勤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金沟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金沟基地建设楼宇级数智微网,探索光伏、风电、储能、柔性可控负荷、双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在后勤领域的典型应用,以实现对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为生产运营场所节能降耗改造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案。
在金沟基地的钢结构房屋屋顶上,铺装有133块光伏板,总容量达92.83千瓦。这些光伏板如同一片片绿叶,为基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目前,通过光伏板的发电和储能设备的存储,金沟基地已实现“零碳”运行。值得一提的是,金沟基地还部署了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管理平台,引入先进充电技术和算法,可智能调度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
“互联网+”——
数智成果惠及员工生活
“食”和“行”是员工服务保障的两个重要方面。淮安供电公司深耕餐饮、车辆管理等后勤服务领域,使智慧后勤建设成果进一步惠及企业员工。
11月7日至8日,淮安供电公司下属的国网金湖县供电公司本部食堂、国网盱眙县供电公司宝山路食堂及淮阴供电服务中心食堂,顺利通过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绿智食堂建设相关评估验收。
绿智食堂是国家电网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实践。淮安供电公司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菜谱制定、原料采购、就餐结算、健康干预以及互动服务等食堂核心业务,打造食堂科学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去年底,淮安供电公司将全市7个职工食堂全部改造建成“全电厨房”,节省能耗约70%,减少碳排放约40%。
走进盱眙县供电公司宝山路全电食堂,整洁有序的厨房令人眼前一亮,从加工区、烹饪间、面点制作、冷荤卤煮、洗碗消毒到前台明档,该食堂所有设备均使用电能,菜肴烹饪时油烟更少。在就餐区,员工们有序排队取菜的同时,还能通过明厨亮灶监管系统查看厨房实况。
目前,淮安供电公司及所属县区公司13个食堂均建成智慧食堂系统,该系统具备食谱查询、在线订餐、菜品评价、消费查询等食堂自主服务功能,并可根据每日食谱自动创建食堂食谱数据库,结合员工体检数据提示员工注意和禁忌食用的食品。
如何避免餐食的浪费?今年5月,该公司全面应用了智能点餐系统,员工可提前预订餐饮。该公司还上线了食材管理系统,可精准掌握食材库存和消耗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食堂运营效率,还将食材因浪费导致的损耗由过去的1%降至0.6%。
11月18日,淮安供电公司本部办公区停车场新建的11台交流充电桩正式投运。至此,淮安供电公司在本部和县公司各办公场所均安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总数达109台,进一步满足职工通勤需求,降低车辆能耗,并与该公司智能停车系统一同使用,可为员工通勤停车效率再添保障。
“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后勤管理中的试点应用,让后勤管理变得更聪明,管理也更省心省力了。”淮安供电公司综合管理室负责人赵振说。
郭 玲 梁德斌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