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chifeng/2024-11-28/49567ff3492a36c3ea597978ea9002ee.jpg)
![](http://epaper.file.routeryun.com/other/other/61a04afb7a076.png)
河沿村有了多功能餐厅
□记者 王丽超
冬日里,林西县林西镇河沿村的室内钓鱼场热闹非凡,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玩累了、饿了,人们便来到河沿村村委会旁边的便民餐厅,享用一顿实惠的农家饭。
“我们村的便民餐厅也是红白事服务中心。”河沿村党总支书记徐广清介绍。走进餐厅,一间大厅摆着28张圆桌,还有大屏幕。“最初就是为办红白事儿建设的,现在以农家乐饭店形式对外营业,游客可来品尝河沿村特色大包子、农家菜,谁家里有事儿就聚到这里招待客人。同时餐厅还充分发挥旅游接待中心的优势,为村民代销樱桃、油桃、李子等农特产品。”
为了不大操大办,今年,徐广清召集起村民代表,商量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并建一处便民餐厅,既方便村民请客招待,也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有了统一招待的场所,红白理事会合理制定‘文明菜单’,通过对菜品成本进行核算,确定最低成本价,根据需求将‘文明菜单’分为婚宴和白事两类,每类又有高中低三个类型,价格都远低于市场价格,菜品合理,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选择,既体现个性化的需求,又避免无谓的浪费。”徐广清介绍道。
红白理事会成立后,据实际研究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对红白事规模、桌数、酒席天数、礼金等方面进行约束。同时,通过召开村民会、党员大会进行移风易俗宣传,组织红白理事会成员、志愿者以及老党员化身为移风易俗宣传员,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和村民们算一算“经济账”“人情账”,让搭配合理、价格合适的“文明菜单”进一步受到村民认可。
徐广清算了一笔账,在便民餐厅办事,一场就可节省1万多元,每年村里红白事大约有20余场,能给村民省下20余万元。通过开展孝扶共助、志愿服务等,积分达到100分,可享受免费提供就餐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服务,村民可自行带菜、带酒水、带厨师招待亲朋,成本更低。
“尤其是在白事操办上,精简了流程,能给村民减轻很大的负担。”徐广清说。
不仅是红白事,关爱老人、文明劝导、健康科普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也安排在便民餐厅举行。每逢重阳节,便民餐厅就变成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所有村里老人围桌而坐,吃着水果糖茶、看节目、聊一聊邻里日常,表彰一批村里的先进典型,热闹又温馨。
便民餐厅还是幸福食堂,让村里上年纪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
“便民餐厅采取统一10元餐盒制餐、集中配送服务方式,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配餐送餐服务。”餐厅负责人介绍。
除配餐送餐外,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河沿村在便民餐厅对面修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提供棋牌等免费娱乐设施,老人在健身娱乐后还可自由选择到便民餐厅就餐。“每天步行七八分钟,就可以享受一顿热气腾腾的午餐,有肉有菜、有饭有汤,凑在一起唠唠家常,比吃饭本身更开心。”自从有了便民餐厅,住在河沿村的73岁老人于振清成了这里的常客,“好吃不贵,分量还足,省去了买菜做饭的麻烦。”
陕西智森芯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