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版
2024年12月07日

聚焦主题创作 推动江阴文学事业创新发展

□文学界代表、市作家协会主席 方雪梅

本文字数:947


市作家协会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主题创作,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创作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努力推动江阴文学事业创新发展。

聚焦民生,表达悲悯情怀。江阴近代诗人刘半农在《瓦釜集·代自叙》中谈到写作初衷时说:“尽我的力把数千年来受尽侮辱与蔑视,打在地狱底里而没有呻吟的机会的瓦釜的声音,表现出一部分来。”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时时闪现在今天江阴作家的笔下,如庞培的诗歌《风中的味道》、吴正毅的童话《蝉先生的初冬》。

聚焦日常,活化历史现场。夏坚勇的《宋史三部曲》,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将历史大事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得历史人物从既定的概念化、符号化的标签中解放出来,作品就有了别样的温度、情感与个性。如《东京梦寻录》写士兵背粮的情节,生动直观地反映出当时严峻的政治生态。这种对生活日常的关注,刘艳萍的《烟火春晖路》,里拉、陈云昭的诗歌中都时有呈现。

聚焦江阴,传承古城文脉。江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最忆是江阴》出版,鲜活地展示了气韵生动的江阴文化发展史。2022年,“以写江阴事、江阴人、江阴风物、江阴情怀为主,用文字追溯和展现暨阳大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雪浪湖”文丛顺利出版。《澄江静如练》《文涌大江流——名人笔下的江阴》相继出刊,成为展示江阴豪迈气魄与温婉气质的名片。胡美凤的《流风》、周华军的《古澄人事》等作品,以一片赤诚之心挖掘、展示江阴地方文化瑰宝。陶青的《黄桥往事》以恬澹平实的笔调讲述故人故事,《江阴强盗》则活化出江阴人的内在神韵。陆文勤的《黄史塘——一条江的记忆》《陆家庄》等,用女性细腻温婉的文字表达对故乡风物逝去后的惆怅,巩固了江阴文学事业发展。

下阶段,市作家协会将持续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游圣”“军事”“学政”“民乐”“中医”五大文化品牌,挖掘书写江阴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促进新老相携,加强会员培养发展;继续开展“刘半农诗歌奖”全国诗歌大赛、讲座研讨、采风交流等活动,做好《雪浪湖》、公众号,浓郁文学创作氛围。将人民的喜怒哀乐汇聚于笔端,用真情记录江阴故事,用文字共振发展脉搏,为繁荣江阴的文学事业、促进江阴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