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1月02日

去年南京地区供电可靠率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解开南京供电可靠性的进阶密码

阅读量:1333

编者按 2024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引领下,一年来,我省电力系统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澎湃动能。本报今起推出“高质量发展新实践”专栏,重点报道各家单位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新实践、新成效,敬请关注。

 

 

去年南京地区供电可靠率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全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了4.2分钟/户。在覆盖广泛、人口众多的供电区域,每一点提升都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供电可靠性的进阶密码是什么?

 

配网故障下降23%,“零跳闸”天数首达百天

追求更高的供电可靠性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具有党政军机关多、新闻媒体多、科研院校多、保电任务多,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敏感度高、对优质服务要求高的特点。

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主要通过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长、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指标来衡量。通俗来说,就是用户有没有停电、停电时间长不长、停电次数多不多等。高供电可靠性,意味着电网能持续稳定地向用户供电,甚至让用户感知不到“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的存在。

配电网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南京地区现有10(20)千伏中压配电线路超5500条,线路总长超过了4万公里。面对数量如此庞大、接线形式复杂的配网线路,2024年,南京供电公司从配网管理、技术创新、网架建设、设备运维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并特别关注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

去年12月7日10时28分,随着电网调度人员下达操作指令,南京20千伏隐通线与10千伏实验2号线,通过10—20千伏中压柔性互联系统实现了合环运行,成功将110千伏隐龙变电站3000千瓦用电负荷转移至110千伏山景变电站,便于隐龙站开展内部20千伏开关柜检修的同时,保障了紫金山实验室等重要用户正常用电。

10—20千伏中压柔性互联项目,由南京供电公司联合南瑞集团打造,于去年4月投运。该项目通过柔性互联技术,成功实现了10千伏、20千伏线路之间跨电压等级的功率互济,打破了该区域20千伏孤岛供电的情况。

去年,南京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将配电网网架联络率提升至99.8%,并建成鼓楼零计划停电、河西高可靠“双示范区”。

与此同时,南京供电公司重点排查整治绝缘裸露点、外破隐患点、设备局放、树线矛盾等四类主要隐患,扎实开展防鸟害、防汛、防凝露等季节性反措工作,全力消除故障源头,并通过广泛运用无人机自主巡检、带电检测等精益化运检手段,提高缺陷隐患的排查效率。2024年全年,南京配网故障下降23%,配网“零跳闸”天数首次达到一百天。

 

全年不停电作业超1.4万次

实现低压发电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

 

随着配网网架日益坚强、设备运维更加精益化、抢修效率不断提升,南京地区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南京供电公司探索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全省率先提出以发电作业支撑全域“零计划停电”和“少故障停电”。

作为不停电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类作业在降低用户停电时户数、提升用电体验方面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南京供电公司在加大不停电作业力度的同时,探索发电作业规模化应用。

去年4月13日,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新寓小区10千伏岔路口2号线检修期间,南京供电公司开展了首次低压发电作业,利用一辆低压发电车,让检修期间72户居民和3个厂区正常用电未受任何影响。

这也是江苏首次实施低压发电车二次并网作业。与中压发电车只能给中压线路、环网柜等中压设备发电不同,低压发电车可以稳定输出0.4千伏电压,能够给变压器、低压线路直接供电。低压发电可以对客户末端进行点对点供电,通过低压发电车一、二次同期并网功能,还解决了发电车接入与退出过程中短时停电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客户“零感知”。南京远能智能不停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沈忱介绍,同时,低压发电车大小为常规中压发电车的三分之二,适用的场景更加广泛、灵活。

南京供电公司作为全省低压发电作业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快速接口发电作业、20千伏中压发电作业、中低压联合发电、“全绿电”发电作业等首创项目,并实现0.4千伏到20千伏电压等级发电作业能力全覆盖。此外,还试点采用了长距离电缆盖板敷设、低压线路开断接入、快速接口改造等新作业方法,克服作业地形复杂、设备型号不一致等难点。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南京供电公司全年累计开展不停电作业14740次,其中发电作业790次,同比增长939%,而低压发电作业次数在发电作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了75%。发电作业压降计划时户数超过3100户。

 

运检“发电+检修”、抢修“发电+抢修”

推动配网运检和抢修模式变革

 

低压发电作业从无到有、再到规模化应用,南京供电公司在实践中认识到,发电作业是一项变革配网生产模式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意识观念、体制机制、项目储备、设备改造、装备提升、停带配合等多方面入手,培育新业务、新业态的发展环境。南京供电公司提出,以低压发电作业为支撑,推动配网运检模式向“发电+检修”、抢修模式向“发电+抢修”转变。

为此,南京供电公司编制了低压发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细分7项作业类型,对作业流程、工作人数等进行了明确。该公司还在国家电网系统内率先打通低压发电作业线上流程,在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中增设低压发电作业类型,编制发电作业典型工作票,形成“两票一单”(接入票、退出票、发电任务值守单)。

发电作业逐步融入配网工程前期管理当中。南京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电力可靠性专责袁未介绍,该公司把不停电作业方式审核全量融入配网工程需求提报和设计储备阶段。也就是说,在配网工程需求提报和设计储备阶段,就需要考虑能否采用不停电作业的方式来尽可能压降停电时户数,并尽量考虑采用发电作业,以此直接避免用户停电。

配网生产模式的转变,离不开人员队伍和技术装备支撑。

在人员队伍方面,南京供电公司聚焦不停电作业核心能力提升,分批次累计选送72人次参加低压带电作业取证培训,组织开展地电位培训24人次,开展低压发电培训4轮次,实现对南京全域不停电作业157人的全覆盖。

在技术装备方面,南京供电公司累计配置低压发电车17辆、中压发电车10辆和储能车5辆。其中,低压发电车统一配置一二次同期并网平台、汇流夹钳、引流线夹等装备。到2026年,发电资源将增至100余辆,以支撑南京在2026年实现全域零计划停电。

 

特约记者 王邹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