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职十年,怎样从平凡到卓越
——解开国网江苏经研院青工成才的密码
3月10日,国网江苏经研院24岁的新职工俞曜辰前往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公司徐州勘测设计分公司,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一线培养锻炼之旅。这是该院连续第三年实施新职工“一线蹲苗”培养计划。
近年来,国网江苏经研院紧紧围绕国网江苏电力人才发展战略蓝图,精准锁定青年职工职业生涯初期——“第一个十年”这一成长黄金期,以“夯基、提质、赋能”为主要培养目标,力促青年职工快速成长、迅速成熟、加速成才,为国网江苏电力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经研讲堂”专题培训赋能“充电”
新员工前往超高压班组跟班实习
选聘产生多名各级各类专家人才
3年基础培养——
高举高打,“一入职即高要求”
新职工与青年职工是国网江苏经研院的活力源泉与核心力量。建院十余年来,该院已吸纳来自985、211高校的优秀应届毕业生超过170人,占比近半。他们构成了当前团队的中坚力量。
鉴于主营业务——规划与评审领域的高标准严要求,国网江苏经研院确立了“一入职即高要求”的培养理念,在新职工职业生涯起始的3年成长阶段,鼓励新职工深入基层、扎实基础、精进技能,同时培养其对电力系统建设的全局性认知和系统性思维。
这3年基础培养阶段,该院又细分为“一年入门”和“两年成长”两个时段。在第一年的导入培养期,主要包括职业导入和专业导入,通过国家电网集中培训、专业通识训练、练兵比武、驻点实训、轮岗见习等举措,帮助新职工快速融入角色,拓宽业务视野,实现全局性认知的初步构建。随后的两年筑基培养期,则聚焦专业筑基和能力筑基,通过跟岗实践、项目实践、双向互培等方式,鼓励新职工“干中学、学中干”,深化专业理解,强化系统思维能力。
据统计,该院近五年来入职的15名新职工,均被派遣至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及地市重点输变电工程项目一线,进行至少半年的驻点实训,体验工地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针对设计这一电力工程专业的基石,国网江苏经研院与徐州勘测设计分公司携手,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让新职工在设计分公司参与实际项目,磨砺专业根基。
“作为通信专业的新成员,入职以来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滋养下,专业知识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入职的倪天蕾在见习总结汇报会上分享说,从省送变电公司施工实训基地的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到实操演练,再到徐州勘测设计分公司通信设计岗位的跟岗实践,短短数月里,已参与了包括500千伏海阳变电站、220千伏礼嘉变电站在内的十多项工程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等工作。这对一位新职工来说,是一次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宝贵机会。
3年成熟历练——
协同共育,“内外循环”构建全链条育人机制
去年8月,国网江苏经研院选派首批青年职工,前往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的基层班组进行实战磨砺。
这些青年职工分别被分配到特高压东吴站运维班和特高压姑苏站直流检修班,直接参与到实际生产运行工作,让他们对江苏电网交直流技术路径及系统安全稳定性有了深入了解。
国网江苏经研院承担着电网发展战略规划、评审、设计管理等重要的管理技术职能。面对管理技术人员跨专业交流匮乏、视野受限以及对基建领域全链条过程管理缺乏深入了解等难点、痛点问题,该院在职工职业生涯的3年成熟阶段,创新性地深化了人才协同共育模式。通过关键场景实战演练与业务链条实践锻炼的“双轨并行”策略,构建了基建专业的深度融合机制,强化了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的有机衔接,共同推进管理技术人员培养提质增效。
2023年6月起,国网江苏经研院先后与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兴力工程公司等单位,签订人才协同共育战略合作协议,贯通规划与设计管理主体、工程建设主体、工程施工主体的全链条育人机制,共同搭建规划、设计、评审与施工建设四类关键场景实景平台,选取典型工程的关键节点,采取实地观摩、集中学习、介入研讨等方式,引领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全过程。
今年以来,该院已分批组织50余人次,赴特高压姑苏换流站、扬镇直流金东换流站等多个示范项目,开展关键场景的实景历练,让青年职工对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等设备以及机械化施工等技术加深理解。
依托协同共育平台,国网江苏经研院还通过业务链条实践锻炼等方式,实现了基建人才的一体化培养,促进了上下游业务的紧密衔接与互促共进。近年来,该院通过四级副职岗位见习、多岗位锻炼等内部流动机制,推动40人次在规划、评审、设计三大业务中心之间实现“内循环”流动。同时,通过业务链条上下游单位间的挂职锻炼、人员借用、人才帮扶,输送19名业务骨干至国家电网基建部、省能源局、江苏能源监管办、国网江苏电力发展部等单位实现“外循环”流动。
4年成才托举——
畅通通道,让有为者有位
作为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国网江苏经研院拥有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精英团队。团队平均年龄39岁,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占比超40%,硕士及以上学历职工高达80%以上。这样一支高学历、高素质且年轻化的队伍,对职业上升通道畅通的需求迫切。
在职工职业生涯的4年成才阶段,国网江苏经研院致力于畅通职务、职员、专家三大职业发展通道。蔡晖入职十年,他说:“我热衷于科研创新,专家人才发展通道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自2022年起,蔡晖被聘为科技研发类五级专家,并在三年内实现了三次晋升,如今已成为国网江苏电力三级专家(高级专家)。专家通道以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为核心导向,让专业人才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据统计,国网江苏经研院已选聘产生14名各级各类专家人才、20余名青年托举人才。以他们作为核心引领梯队,该院通过搭建“学科体系—研究方向—创新项目—柔性团队—专业人员”的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共赢。
此外,该院还积极推动职员通道的使用与互融互通,已有一名三级职员成功转聘为国网江苏电力三级专家(高级专家),实现了职员序列与专家序列的无缝衔接。去年6月,该院实施五级职员公开竞聘,将组织选配与公开竞聘相结合,营造了争先进位的成长氛围。
杨荣慧 戴望舒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