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塔,在太湖的碧波之上
——走进500千伏木渎—车坊双回线拆旧工程现场
4月3日,清晨6点半。苏州东太湖,一艘小艇破浪而行,载着10多名电力工人,向湖中铁塔驶去,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下艇后,他们登上浮箱,准备好安全工器具,便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嗡嗡嗡……”的机械声在湖面上响起,铁塔拆除行动开始。只见铁塔被一点点拆解成小块,由抱杆缓缓吊下。
这基铁塔是横跨苏州东太湖的原500千伏木渎—车坊双回线6基铁塔中的一基。这条线路已默默为周边地区稳定输送电能21年。
去年11月29日,苏州500千伏越溪变电站建成投运,新增用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原有的木渎—车坊双回线在开断接入越溪变电站后分别改道而行,形成500千伏木渎—越溪双回线路、越溪—车坊双回线路。旧线路拆除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拆除湖中的旧线路,既可以维护水域生态,也降低了后续线路、铁塔运维的难度和成本。”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曹展介绍。
木渎—车坊双回线拆旧工程从3月13日开始。
拆塔是电网线路施工中的常规作业,但拆除水面上的铁塔,则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水面需要一个稳固的施工平台。工程总监理工程师沈军介绍,“我们提前将每块重达2吨的浮箱运到湖中,浮箱之间用重达1吨的特质销钉连接。每个作业面由八九十块浮箱组成,四角的销钉打入河床,可以让水上平台稳如地表。”当一基铁塔拆除完毕,这些浮箱会被运送至下一基待拆铁塔附近,循环使用,整个流程就像拆搭积木一样。
为了解决拆塔施工现场悬空于水面、场地狭小受限的难题,施工项目部针对塔材的吊送,因地制宜采用了“内悬浮内拉线抱杆”拆除方案。施工人员用钢丝将细长的抱杆悬于铁塔内部,用内拉线控制抱杆的位置与姿态,利用抱杆的高度和起吊系统运送铁塔构件。“相比落地抱杆,内悬浮内拉线抱杆能够适应施工作业面小、平整度不高的施工环境,抱杆稳固在铁塔内部,减少了晃动和倾倒的风险,施工人员也能在铁塔内部操作,安全系数相对较高。”沈军说。
有了平台及好的方案,水上作业还要有严谨的作业态度。
为了保障水上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上塔前,安全监管人员会提前检查铁塔脚钉、塔材等有无腐蚀后不牢固的情况。施工作业时,监理项目部会做好人员防落水安全措施,严格高空作业管理,防止螺栓掉落。
截至目前,原木渎—车坊双回线路在苏州东太湖中的6基铁塔已拆除4基,剩余的2基铁塔预计于4月下旬拆除完毕。
霍雨佳
苏州东太湖中的浮箱上,施工人员正应用内悬浮内拉线抱杆,拆除原500千伏木渎—车坊双回线路的铁塔。 董小强 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