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体课堂打造别样“思政课”
连日来,我区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让思政教育充满感染力与影响力,成为青少年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人生引导课。
“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会暨华罗庚艺术团“行走的思政课”展演举行,将思政课堂搬上艺术舞台。
活动中,“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启动,新华书店向区教育局捐赠红色经典读物。诗朗诵《中国精神在我心》、情景剧《红色印记》相继登场,通过艺术化的呈现方式,将革命精神具象为可感可知的红色记忆。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华罗庚艺术团)特别献演的原创儿童剧《野蜂飞舞》,以八年抗战为历史背景,生动刻画了“华西坝”青年学子坚守民族气节、践行爱国理想的青春群像,在艺术张力中彰显红色文化的永恒魅力。
区关工委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效,组建“五老”宣讲团深入基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依托本地红色教育基地,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课堂;开展主题征文、红色研学等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澎湃动力。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志愿者韩献忠表示,今年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开展“中国精神在我心”“不屈的脊梁”主题征文活动,希望孩子们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华罗庚实验学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数学探究、几何建构、劳动实践与思政教育,将科学家精神具象为可感可知的学习体验。
活动围绕“求知、自强、报国、务实”四个维度,引导青少年在跨学科实践中赓续精神血脉。在沉浸式学习场景中,珠算挑战环节重现民国杂货铺情境,学生们通过复式记账实操,溯源华罗庚少年时期的数学启蒙;通过绘制“圆与切线”轨迹图,解码数学家将病痛转化为科学隐喻的坚韧品格;在《给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时空对话环节,借助情境朗诵与“时光邮箱”书信传递,构建起跨越时空的爱国精神传承通道。华罗庚实验学校数学教师王莹表示,通过活动,孩子们在操作、游戏、实践中沉浸式感悟华罗庚精神,汲取榜样力量,树立远大理想。
包钰霞 潘佳薇/文 李昱成/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