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5月30日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子洲——
28年捐资助学460人,用画笔点亮希望之光
他7岁失聪,12岁几近失明,却用画笔绘出光明人生;他卖画为生,却在28年里捐资2000万,托起460名贫困学子的梦想;如今,他签下遗体捐献协议,要把“最后一次捐赠”献给医学事业。他就是稻香村街道望江西路社区居民王子洲。
日前,王子洲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面对荣誉,他仍说:“我只是萤火虫,愿与千万人汇聚成火,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
1962年,王子洲出生在安徽太和县一个贫寒农家。命运对这个孩子格外残酷:5个月大时险些因病夭折,7岁高烧致左耳失聪,12岁又因病双目几近失明。
王子洲虽然命运多舛,但一直有好心人的帮助。一位民间画匠发现了这个少年的天赋,为他开启了绘画之门;村里小卖部的老板为他积攒烟盒包装当练习画纸;年迈的老画师收他为徒,免费教授他国画,将他引入了国画世界。
“那些温暖,我要百倍地还给社会。”王子洲把这份感恩深埋心底。
1998年,刚在北京站稳脚跟的他因意外摔伤瘫痪在床近5年。病榻上,他重读《躺着读书》,告诉自己:“我的生命是无数好心人给的,不能愧对这份馈赠。”
1997年,看到报纸上困难母子的报道,当时并不富裕的王子洲捐出了200元。这成为他公益之路的起点。2002年,他在安徽举办首次画展,用6.66万元卖画收入成立“安徽希望工程子洲助学基金”,用于捐资助学。此后每年,他都把卖画收入的三分之二注入基金。28年来,这笔基金已累计捐出2000余万元。
2009年,47岁的王子洲不顾体弱多病,只身一人来到黄山脚下的越山村,义务支教3年。每周12节美术课,他风雨无阻;自费为学生购买笔墨纸砚、画板等,在校园内建造美术学习园地。支教期间,王子洲还自费组织3期夏令营,带着学生到北京观看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参观故宫博物院等,教育学生们爱党爱国、立志成才。
“要让他们知道,山外有更广阔的世界。”2016年以来,越山村已有42名学生考上大学。每年8月,王子洲都要回到越山村,为新生送上奖学金,殷殷叮嘱:“学成报桑梓”。
28年来,王子洲共资助困难学生460余名,捐建、援建5所希望小学和1所聋哑学校,更为一所小学筑起知识灯塔。
王子洲把自己年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总额近2000万人民币,被了解他的朋友们戏称为“年光族”。
2021年,王子洲与安徽省红十字会签署协议,承诺离世后自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赠给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将自己的最后一次捐赠用于医疗事业。
(张燕霞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