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5年06月11日

“没个准数”的庭院哲学

十年打造“不讲究”的乡野庭院

本文字数:906

油坊镇长旺村西南角,有一处庭院被绿树繁华轻轻环护。院内,三十余条锦鲤在池塘里忽而聚集,忽而散入游廊底部——这座由董志强夫妇亲手打造的私人庭院,没有图纸规划,没有专业设计,全凭十年间“今天翻草皮,明天弄假山”的随性折腾,长成了乡野间一方会呼吸的“活景”。

2014年,董志强在这片空地上埋下第一块石头时,心里只有个念头:“想有个地方,全随自己心意摆弄。”没请专业设计师,铁锹往哪儿插、池塘挖多大弧度,全靠他“一拍脑袋”;凉亭的位置摆在哪、假山的石头怎么摞,就照着老辈人口中的“讲究”和自个儿“瞎琢磨”。最有意思的是那株树龄四十年的桂花树,是从老房子原址迁移来的,“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种下了,陪伴了我们一家人几十年,真是舍不得。”

院里的滴灌系统和喷洒装置藏得巧妙,沿着院子四周有序摆布,喷头隐在花木之间,这是男主人董志强琢磨出来的“懒人法子”。可到了女主人朱绮妹手里,侍弄花草却成了“随性里的讲究”:“下雨后得赶在太阳出来前施有机肥,开春拔草要趁草根没扎深,冬天给树干涂白石灰,才能让它们平稳过渡。”她边说边给身旁的树木修剪枝条,“有人觉得养花得按规矩来,我反而觉得,瞅着哪株叶子发蔫了、哪块地冒杂草了,当下就弄,日子过得顺溜就成。”

这院子最鲜活的,恰恰是那份“没个准数”的变化。去年刚给院子外面的鱼塘挂上了网,今年就想把池塘边的石块换成龟纹石;前阵子刚铺了草皮,这两天又盯着池子里的青苔琢磨:“青苔多了看着野,但锦鲤钻进去容易呛着,过两天捞干净,水里就更透亮了。”朱绮妹边告诉记者,家里每年都要动动土,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别人问我啥时候能‘完工’,我都说没个完。生活需要变化,日子就该这样,想动动手就动动手,比闷在屋里有意思。”

没有刻意规划的四季花景,却因着夫妇俩年复一年的深耕细作:春有红玉兰缀满枝头,秋有桂花香透长廊,冬有白雪覆上假山。“有人说我们这院子十年变了多少次,可我们就乐在其中,今儿修修这儿,明儿补补那儿,没个固定模样,才活得自在。”夫妇俩笑言。

这座藏在长旺村的庭院,没有宏大的造园理论,只有“没个准数”的真性情。当城市里的人忙着给生活列清单,董志强夫妇俩却在乡野间把日子过成了最惬意的生动模样。

□ 冷旭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