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热线
2025年06月11日

分数未出 骗局先至

公安“反诈锦囊”护航考生钱包

本文字数:708

本报讯 高考期间,诈骗分子已蠢蠢欲动。当考生还在考场奋笔疾书时,部分家长便收到署名“教育局”的短信,称考生考试中因作弊被监控发现,该科成绩记为0分,并留有“教育部门”电话供咨询。警方提醒:这一类短信均为诈骗,考生及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和家长放松心情的同时,更要绷紧防诈骗这根弦,因为此时骗子的“机会”才刚刚开始。据扬中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民警蒋杭城介绍,高考结束后,常见骗局层出不穷。例如,虚假的“内部指标”招生骗局,骗子声称能够通过特殊渠道获取高校招生内部指标,只要缴纳高额费用就能让考生被录取;还有伪造的“高考奖学金”诈骗,以发放奖学金为由,要求家长先行缴纳手续费、税费等,诱骗家长转账。此外还有,虚假的“志愿填报辅导”也不容忽视,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专家旗号,收取高额辅导费,却提供毫无价值的志愿填报建议。其实,上网搜索一下,能发现类似的诈骗方法不少。

蒋杭城坦言,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骗局,实则都围绕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设下陷阱。部分家长因缺乏对招生政策、奖学金发放流程的了解,加之担忧孩子升学前途,往往容易在焦虑情绪中丧失理性判断。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用精心编织的话术制造紧张氛围,让家长在慌乱之中一步步踏入转账圈套。

在此,警方提醒,无论是高校招生、奖学金发放,还是志愿填报辅导等,凡是遇到涉及钱财交易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拨打当地教育部门、学校的公开电话,或登录官方网站查询,切不可轻信陌生短信、电话。同时,家长们要及时关注警方发布的反诈预警信息,与孩子共同学习防骗知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莫让不法分子的诡计破坏了高考后的喜悦与期待,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邹文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