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而不茫
□ 何美娟
盛夏始,芒种至。
白居易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夏熟的麦子要抢收,秋收的稻子要播种。农历书中的“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时间紧,任务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忙种,如此的刻不容缓。爸爸妈妈们整天在田间,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小学生的我们放了忙假,拾麦穗、插秧、煮饭、洗衣、割草、喂猪羊……妥妥的一枚小小的劳动力。
靠天吃饭的农人,他们对生命的要求很简单,头顶是天,双脚站的是地,唯一要把握的是时机。“春争日,夏争时”,芒种要抢收,无论干旱阴雨,都要马上播种,一旦误了节气,收成会大减。“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的描述,对于爸妈这代农人再贴切不过了。
芒种,忙种,这是一个只争朝夕的时节。对农人来说,这样的“忙”是痛快又欢喜的。“手忙心闲”,生活有奔头、有希望,虽身体疲惫,心下却是适意松快的。沉甸甸的箩筐把爸爸肩上的扁担压得弯弯的,可爸爸嘴里的号子声是欢快的,“吆—嚎、吆—嚎”,家里的粮囤子眼见地高起来了。
一收一种,恰似人生,芒有所忙,种有所得。可对于今人来说,我们要警惕的却是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忙”,即苏轼在《行香子·述怀》中所写的:“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忙而不茫是要在繁忙中保持清醒的方向感。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而要像园丁一样忙碌——耕耘有时,静待有时。
木心说,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是否人生没有圆满,不停播种,不停收获,才是我们的宿命?庄稼有时令,人生却是没有的,只要愿意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勇往直前不一定圆满,转身退让也可海阔天空,生命的韧性,不必全是傲骨嶙峋的锋芒,找到自己的节奏,忙而有序,忙而不茫,亦是幸福。
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哪怕,世俗的风雨从不曾停歇,心有山海,简静耕耘,终会花开满田,岁月生香。
叔本华说:“人们真正能够理解和喜欢的,终究是那些与自己本质契合的东西。”我们眼中的风景,则会随着心境的变化,悄然变化。只要心是淡定的,从容的,安之若素的,流年里每一处山水都是风光,岁月里每一处花落都是素年锦时的美好时光。
最好的生活就是忙而不“茫”,心中有所期。晏殊说“长似少年时”,蒋捷说“老去万缘轻”,这之间,到底是隔了多少漫漫流年?跟着时光走吧!看晨昏在窗前更替,听四季于檐下私语。纵岁月有风雨琳琅,亦怀素心向暖,在每一个平凡日常里,拾捡时光馈赠的温柔,随命运从容舒展,不问花期,只待光阴酿香。
忙而不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繁忙中保持清醒的方向感。杨绛先生言及从容之境,深以为然。余生当笑对风雨,从容前行,不追过往,不茫未来。三餐四季里守心自暖,得失间泰然处之,活好每个当下,便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六月,是光芒流动的季节,也是金榜题名的时节。相信努力耕耘终有收获,世间美好皆不期而遇。真正的效率是做对的事,而不仅是把事情做对。风之所及,皆有麦浪,目之所及,皆为向往,愿你忙而不茫,不忘初心,终有所得!
在快节奏时代,“忙而不茫”是种可习得的能力:忙而有序,忙中有思,忙而不耗。愿你既有前进的动力,也有停步看风景的清醒。人生要忙而不是茫,追逐太阳的光芒,也如追寻心之所向,成为自己的光芒。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