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01日

让民生福祉在细微处落地生根

党建引领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文/融媒记者 张怡心

在常熟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基层党组织正以创新姿态激活治理神经末梢。从直播电商产业带的“红色引擎”到社区楼宇里的“毛线治理”,再到乡村田野中的“数字网格”,不同领域的党建样本,共同勾勒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谱。这些扎根一线的实践,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让民生福祉在细微处落地生根。

数字浪潮中的红色堡垒:6名党员赋能千亿产业

在常熟直播电商产业的核心区,江苏中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的6名党员正以“数智党建”新形态破解新业态发展新难题。2020年成立以来,这个联合党支部通过联合塞斯维尔、君牛传媒等非公党支部,将党组织建在直播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锋领尚城·数智新生”党建品牌不仅打破行业壁垒,更推动电商直播与产业互联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斩获抖音电商2022产业带标杆案例奖等多项平台荣誉。

更可贵的是,中服网科党支部敏锐捕捉到直播从业者“工作时间不固定、社会保障不足”的痛点,牵线搭桥,联合市总工会、人社局、司法局、急救中心等部门搭建“服务矩阵”。6月6日,一场专为直播从业者定制的暖“新”融合型综合服务集市在常熟市直播产业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骨密度检测、肿瘤标志物筛查等体检项目送到“家门口”,法律咨询窗口解答劳动权益问题,急救实训课堂现场教学心肺复苏术。苏州中联乐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经理周星感慨:“这样的活动让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干活更有劲头了。”活动共有200余名直播行业从业者参与,中服产业π星火志愿者服务队全程护航,成为新业态领域“党建暖人心”的生动注脚。

从产业赋能到民生保障,中服网科党支部以“三项清单”机制精准服务企业:通过“Yi企服务零距离”走访梳理需求清单,针对企业成长周期推出包含30项产业服务、21项党群服务的“直播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3.0服务清单”,组织“一线链新 Yi企接力”系列惠企行动提供常态服务。累计服务直播商家2300多家的实践证明,这个“小支部”正以“红色引擎”之力,驱动着常熟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毛线针上的治理密码:一根线织就社区共治网络

在琴川街道兴隆社区,一根小小的毛线针,却牵引出社区治理的千钧之力。兴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凤竹偶然间的一次入户走访,点燃了“解忧毛线铺”的星星之火。居民徐亚萍的毛线作品成为契机,社区党总支顺势而为,将编织爱好者聚拢在“红色先锋站”内。

三十多位女性党员群众在穿针引线间,聊家常、议治理,话题从家长里短延伸至社区公共事务——帮助独居老人走出封闭、推动小区健身区环境优化、主动履行日常监督职责。一根毛线,成为连接邻里的情感纽带,更成为撬动居民共治的杠杆。

“解忧毛线铺”的旺盛生命力在于自我造血与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环。社区党总支不仅搭建平台,更积极赋能:组织学员、爱心商户、在职党员组成销售团队,亮相市区各大商圈集市;为每件作品附上故事卡片,让大家了解背后的温情;通过共建单位定向采购、入驻“海棠铺子”线上直播,拓展销售渠道。两年间,毛线铺累计销售编织品5000余件,营收9万元,支出3万余元,解决了为失能家庭改造淋浴间、为老旧小区加装晾衣架等5件“小急难”问题。

“解忧毛线铺”的成功模式如同火种,点燃了社区治理的“品牌矩阵”。社区党总支趁热打铁,“解忧+”铺子遍地开花:“蔬果铺”助农增收,“缝补铺”“修理铺”便利生活,“养生铺”链接中医资源,“向阳小屋”关爱特殊儿童。社区顺势推出“海棠福卡”积分管理制度,以“勤学福”“奉献福”“和谐福”“匠心福”“友善福”激励居民参与。今年,依托街道成立的强社公司“琴优社区服务”,将毛线铺纳入“琴优铺子”文创矩阵,注册“解忧一刻”商标,并与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在设计、志愿实践、创业孵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昔日的兴趣小组,已蝶变为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创新品牌。

乡村田野的数字治理:无人机与议事堂的双轮驱动

辛庄镇张家桥村的治理密码,在于将传统的“铁脚板”与创新的“数字翅膀”完美融合,激活了乡村自治的一池春水。

在福润小院的“大家讲莊”百姓议事堂里,十多位村民正与村干部、网格长围坐畅谈。一杯清茶,消弭了距离;平等议事,汇聚了民智。从“村民自治积分管理”到“村庄保洁情况”,村民王惠珍感慨:“村干部常出来和我们聊天,有啥事直接反映,大家都满意。”这种源于张家桥的议事机制,以“喝茶议事”的轻松形式,成功解决基层治理的不少“小急难”问题。南湖片区快递代收点散乱扰民的问题,正是在此被网格长陶章荣“听”到。经村两委协商,闲置站点被改造成功能齐备的“无忧驿站”,得到村民点赞。

张家桥村的智慧更在于为“铁脚板”插上“数字翅膀”。村党委创新引入“空中网格员”——无人机每日沿固定航线巡航,借助AI系统精准识别问题。去年7月,无人机敏锐捕捉到东环路和东新路十字路口斑马线褪色的安全隐患,系统派单后迅速处置,村民许琴珍为此竖起大拇指:“现在过马路更安全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平新峰介绍,“空中网格员”解决了人力巡查难以覆盖“犄角旮旯”的问题,每日巡航7至8次,让水域不洁、违章建筑、暴露垃圾等无所遁形,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率和村民满意度。

中服网科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兴隆社区以兴趣纽带激活共治活力,张家桥村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常熟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始终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在常熟,基层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快递驿站的改造细节里、适老化浴室的扶手上、党群服务中心的政策解读声中。当每个党组织都成为连接民心的桥梁、每项党建创新都回应着群众需求,基层治理现代化图景便有了最火红的样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