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02日

交通同城(1):

常金通衢贯长虹 跑出“同城”加速度

编者按:

光阴是一首歌,岁月是一条河。今年是金坛撤市设区10周年,翻开时代的大相册,这些记录着金坛成长脚步的故事总能让我们找到幸福的答案。

10年来,金坛坚定不移做好常金同城化这篇大文章,以“五大行动”为主抓手,进一步强化五个同城“硬联通”、六个同城“软联接”,产业越来越强,创新越来越活,能级越来越高,全域旅游越来越靓,城乡融合越来越顺,全力打造“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

金坛融媒推出“加速同城化、加快现代化——金坛撤市设区10周年系列报道”,以细微之处的变化,展示金坛“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奋勇争先的10年。

常金同城,交通先行。一东一西,常州主城区与金坛犹如一颗心脏的左右心房,在协同发展的版图上同频共振、输出动能,而金武快速路则是连接两者的大动脉。10年来,金坛城市路网越织越密,一条条崭新道路不仅提高了交通通达性,也丰富了市民的出行路线、提升了驾驶体验,便捷、舒适成为众多市民的共同感受。

7点30分,市民陈军从金坛出发前往位于天宁区的红梅公园上班,驾驶在周道如砥的金武快速路上,车载导航显示一路畅通,一地工作上班,另一地生活起居,陈军的跨区通勤记每天都在上演。陈军说,一般每天在快速路上花费20分钟。金武快速路的开通,极大方便了常金通勤的上班族。周边好多同事,有的到尧塘、夏溪等地,大家的体验感都非常好。作为市民,明显感觉到撤市设区10年来金坛快速路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了福利。

10年来,以金武快速路为代表的重大交通项目以“先行官”姿态,成为推动区域发展“领跑者”,交通强区的实景图愈加明晰。

2014年1月1日开工建设,2015年7月建成通车,金武快速路是“常金一体化”战略的标志性交通工程,路线全长约19公里,其中金坛段12.5公里,起于金坛240省道(顺接金坛大道),终于金坛与武进区交界处,主线设计车速100km/h。金坛区交通运输局工程科科长徐思凡表示,2015年,金坛撤市设区,金武快速路和长虹高架实现互通,打通了常州主城区和金坛之间“大动脉”,串联起金坛城区、金坛经济开发区、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常州中心城区、西太湖科技城,打造了“半小时经济圈”,使金坛更好地融入常州中心城市发展。

都市圈、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快速发展,让通勤空间边界不断扩张,跨区域公交,让群众生活变得更加简单、顺畅。

6点35分,市民吴洪汉握着老年卡,随着熟悉的“嘀”声响起,他踏上89路公交车,又一次前往武进区的女儿家。曾经多次转车的辛苦,化作了车窗外流动的风景,让他的跨城探亲之旅从“折腾事”变成了“平常事”。吴洪汉说,因为知道发车时间,到常州花园街站下车再转乘地铁,基本不需长时间等候。

89路公交车已开通2年多,全线设置近40个站点,日发班次18班,4元一票制且享受刷卡优惠……这些数字背后是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89路公交车司机谢军国说,以前一两个小时才一班车,如今四十分钟左右一班。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许多老人乘坐公交去常州旅游。金坛企业很多,常州来金坛上班的人也多了。

大道通衢,纵横通畅。10年间,常金交通同城加速推进,区域范围30分钟交通圈基本形成,初步构建“高速公路+快速路+国省干线公路+地方干线”为支撑的骨架路网体系。金武快速路犹如一条璀璨玉带,与常州“井”字形高架环线完美衔接,将两地时空距离从45分钟压缩至20分钟以内,创造了“常金速度”。这条黄金通道日均承载5万余车流,节假日峰值突破9万大关,承担着两地近50%的交通重任,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大动脉。

车轮滚滚间,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心理距离,让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常金两地高效流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钱赛 马雪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