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造岛城,潮头之上再击楫
——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2025上半年,扬中交出了一份逆势奋进的成绩单:GDP可比增长6%,工业申报销售558亿元,新增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57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复工率高达93%。创新攻坚的鼓点越发密集,智造赋能的场景越发丰富,扬中“智造岛城”的基石正被一块块夯实。
然而,在亮眼数据的映照下,扬中面临的挑战同样清晰可辨。当部分产业链在政策波动中显露出“肌体之弱”,当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暴露“血脉之困”,当科技型企业招引遭遇“突破之艰”……如今,我市正站在能级跃升的关键隘口:向上是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的历史性机遇,向下则是转型阵痛与动能转换的深水区。破局之道,唯在将市委全会擘画的“战术图”,加速转化为科产融合的“实景画”。
以创新链穿透产业堵点,激活“智造”基因。扬中的突围始于创新生态的深耕细作。科技创新“五项工程”构成精密联动体系:创新主体“登峰工程”持续强化企业研发能力,推动一批科技企业在纳米材料、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产业技术“攻坚工程”则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联手中科院等顶尖机构打通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应用的路径。然而,创新生态的构建不止于此,要让院士工作站、概念验证中心真正成为成果转化的“快车道”,还需点燃攻关之火,持续优化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培育集研发、孵化、服务为一体的平台,为更多创新产品迈向产业化提供强力支撑。 以数智化重塑产业肌理,锻造“硬核”实力。目前,传统产业的“焕新”与未来产业的“卡位”,构成我市产业升级的一体两翼。一方面,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如火如荼,推动仪表管阀、纺织服装等行业从“制造车间”蜕变为“智能工厂”;另一方面,超长期国债与制造业贴息政策精准滴灌,为新型储能、氢能装备等赛道注入“耐心资本”,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抢占行业制高点。站在发展的新节点,升级动能亟待进一步释放。下半年,我市还需紧握“两区四园”改革这把“金钥匙”,进一步建强载体配套能力,同时依托链主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发展壮大智能电气、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版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跃升”。
以“雨林生态”滋养企业根系,育成创新森林。企业的痛点,就是改革的靶点。从“免审即享”惠企政策到“先提醒、后处罚”柔性执法,从“一企来办”平台直达企业诉求到“深度走访解难题”活动现场办公,我市“中意百分百”营商环境品牌正以有温度的服务,换取企业“轻装疾行”的发展速度。然而,更深层的变革在于开放赋能,一方面,需进一步鼓励大全、威腾等龙头企业深挖海外市场,推动协议外资占比超5%;另一方面,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东风,将兴隆港产城融合打造成辐射全域的开放枢纽。同时,深入贯通科技招商联“校”、联“才”、联“企”、联“资”、联“赛”机制,以“有求必应”的服务质效,催化创新血脉奔涌,让扬中成为企业成长、创新发展的沃土。
下半年的发令枪已响,全市的奋斗姿态也愈发清晰,当创新的江风掠过智能工厂的屋顶,当开放的浪潮涌入港口的泊位,这座江中岛城誓以属于这一代人的拼搏,将“转型之艰”化作“跃升之阶”,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赛”中踢出属于扬中的“世界波”。
□ 奚嘉哲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