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玫瑰镇位于黄河东岸,因盛产玫瑰花而得名,是平阴玫瑰的主产地,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鲜花1.2万吨,镇域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4.7万人。近年来,玫瑰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助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探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绘就了一幅“黄河奔流、玉带花开、和美乡村”新画卷。
党建引领,激活“三联”实效
组织联建固根基。玫瑰镇统筹镇域内党建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强村带弱村模式,以地缘、人缘、产业等为联结点,择优选取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强、特色示范效应明显的村为先进村,组建7个“跨村联建”联合党委,探索“联合发展”工作新模式。依托“一村一业”等利好政策,各联村党委创新谋划15个合作增收项目,多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区域联动促振兴。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为目标,玫瑰镇通过党建引领,将全镇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以东部9个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为带动成立“玉带玫香”联合党委,连片打造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实现“单村美景”变“全域风景”。西部黄河流域7个村成立沿黄高质量发展区,修建11公里黄河绿道,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发展生态农业。中部驻地13个村联合打造综合服务区,建设特色小镇,做强园区社区,增强承载服务功能,带动东西两翼全面振兴。通过区域联动,加速优势人才、优势资源跨区域整合,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循环互促。
村企联合谋发展。立足玫瑰特色产业,成立玫瑰产业党委,吸纳华玫、芳蕾、紫金等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参与其中,以党建“双嵌入双服务”工作机制助推玫瑰产业发展,引导各企业在产业链上抱团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向内聚集,优势产业向外拓展。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联合华玫、芳蕾等20余家企业与33个玫瑰种植合作社,开展“四统”合作,通过村向企“借”项目、企向村“借”平台,积极探索支部牵头、企业运营、村民配合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企带村”“以村带民”的富民新路径。
党建赋能,积聚发展动力
建立产业联合党委统一协商、育种、培训、管理、营销运行机制,鼓励支持引导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玫瑰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区,打破资金、技术、加工销售等壁垒,提高玫瑰标准化种植水平。联合制定《关于促进玫瑰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形成“玫瑰产业发展20条”,在种植管理、科技研发、三产融合、区域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构建“连乡成片”“集群成链”“抱团发展”的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联种联耕等形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带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增加农民“股金”。整合高端产业园、玛钢科技园等周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增加农民就业“薪金”。借助黄河国家战略,实施黄河流域基本农田治理开发,充分利用黄河国家战略复垦土地2400余亩,打造稻虾共作、鱼藕混养的沿黄风貌带,增加农民土地“租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值。
注重品牌孵化,充分发挥党建联动力和凝聚力作用,不断健全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借助玫瑰产业党委,由龙头企业带动,实行“平阴玫瑰母品牌+企业子品牌”的对外推广模式,平阴玫瑰品牌价值突破32亿元,综合产值近60亿元,同时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推出“葛庄红玉杏”“东唐冰激凌甜瓜”“庄科羊肚菌”“外山平菇”等特色产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产品附加价值,实现“一村一产”“一村一品”,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云翅膀”,增加农产品销售收益。
党建支撑,做优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带动产业连片发展,探索成立玫瑰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工作室,架起县镇村三级沟通服务桥梁,指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外联通市场、对内整合资源、对上争取政策、对下提供服务,通过产业发展、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休闲旅游、抱团发展等路径,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南石硖村成立文韵南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22亩奇异果示范园、高钙养心菜场、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打造高标准绿色经济长廊,融合三产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培养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个乡村”的思路,深入实施“头雁引领、归雁回哺、青雁培育”3项人才工程,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后备人才台账,推动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建成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产业研究院、1个院士工作站,建设博士小院,引入高精尖人才,打造产学研转化“一线”舞台。同时聚焦种植端、加工端、销售端等重点环节,设置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和种养加能手技能提升培训,每年举办分区域灵活组织、分技术专家授课、分阶段针对培训20余次,促进农民种植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
玫瑰镇借助联村党委,盘点联建村内住房、商铺、公共基础设施、耕地、山林流域等资源,通过“党委统筹、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模式,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和美美共富基地等建设项目8个,以资源资产撬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增加产业发展活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产业补贴、土地规划等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为特色产业、特色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的全方位支持,投资8亿元建设占地3800亩的“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投资1.2亿元建设占地1100亩的“花养花”玫瑰小镇,投资3500万元打造“1314玫瑰风情主题街区”,不断丰富特色产业+旅游、+康养、+保健、+会展等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镇域经济和创新发展新优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