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台焕新让候车更便捷
□本报记者 奚雯霞 蒋利强
正在候车的市民。
施工人员正在清理公交站台周边的杂物。
市民能够通过“L”形路面从辅道步行至公交站台候车。
“L”形路面。
澄心帮“大家拍”平台刚开通时,有市民在平台留言,反映“家门口”的几个公交站台被设置在绿化带内,给候车带来极大不便。当时,《澄心帮·一帮到底》栏目组第一时间与华士镇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最近,这些站台焕新亮相,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候车体验。
“变化太大了。以前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既安全又方便。”在华士镇“华益村委”公交站台候车的市民张雷向记者感叹。据了解,该站台此前是一处简易候车区,仅在绿化带内竖立一块站牌作为标识。如今,施工人员清理了绿化带内部分绿植,并铺设了一条黄绿相间的“L”形硬化路面。除色彩辨识度高外,该站台的细节设计也颇具巧思:在绿化带内特意开辟出一条狭长步道,连通辅道与候车区,让市民步行更顺畅。
“实地勘察后我们发现,原站台设计确实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华士镇农村工作和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凯介绍,此次改造在混凝土基层上铺设道板砖,以“微整改”回应民生需求。目前,“华益村委”“华府名邸”等沿线双向4个站台已同步完成升级。接下来,华士镇将根据市民反馈持续推进类似站台改造,并对绿化带绿植进行精细化修剪补种,进一步提升站台周边环境品质。
【新闻锐评】
积极回应、主动服务 站在群众视角推动问题更好解决
看似简单的公交站台改造,实则承载着市民日常出行的便利与安全。从市民留言反映诉求,到相关部门以“绣花功夫”落实到位,让公交站台升级,变得更加实用与美观,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体现了部门对民意的尊重与积极回应。值得肯定的是,当地政府没有止步于个案解决,而是承诺持续排查类似问题。这种由点及面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治理思维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此外,改造中彩色道板砖的视觉提示、绿化带内专门打造的步道等细节,彰显出公共服务提供方从管理者视角向使用者视角的转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整改后的公交站台。
施工人员正在铺设道板砖。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