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雪浪湖
2025年07月07日

江南惜物录

▽ 邬丽雅

本文字数:1311

时下来说惜物,我真有点不识相。

只不过,我认为时代再发展,物质再富足,惜物、节俭,应该永远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树人立德的良善种子。俭,德之共,奢,恶之大也。

老一辈的江南人,惜物如金,他们贫,他们穷,他们瞪着眼、蹙着眉、拧着须,日里夜里甚至梦里,都在思考如何不花钱、少花钱,把家打理妥帖,把孩子培养成才,把日子过得滋润。我无法穷尽江南人惜物的创举,仅有几枚古老片断,总在我眼前鲜艳盛开。

西瓜皮

西瓜,是消夏的极品。江南的热,是燠热难耐。老人有句老话,叫“冷是私房冷,热是大家热”。这话到了现在,几乎无法理解了。那时贫富悬殊甚微,这话的意思是:冷,没有衣服穿冻死你是你一个人的事,人家穿暖的不觉得冷;热,这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大家伙一起死扛。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除去3分钱一支的冰棍,最最好的消夏品就是西瓜。

西瓜一早就吊在井里了。

午饭之后,到下午三四点钟,是绝对不能下地干活的。除非你活腻了。不信试试,汗流浃背,中暑的“魔鬼”正尾随着你。要是“小鲜肉”那嫩嘟嘟的小脚丫走在那时毒日暴晒的土地上,不燎出一串血泡才怪呢。

这时候能干啥?保存体力,纳凉呗。搁一块门板在穿廊里,在屋山头,在大树下,悠悠扇子,听听蝉鸣,心定自然凉。有卖棒冰的敲着箱子走过,一声声全砸在孩子的心上。孩子开始“牙疼”:我要吃棒冰,我要吃棒冰……大人怒喝道:吃坏肚皮,不懂吗?吃西瓜!

西瓜这时就从井里水漉漉地提上来。恒温的地下水,让盛夏的西瓜冰冰凉,那真叫一个爽!

切西瓜了,要是刀子轻轻碰上西瓜,瓜儿瞬间裂开,那准定是个好瓜。要是用力切下涩涩的,那就难保质量了。有的是厚皮品种,虽然难切,但瓜瓤依然还行,有的就里外不是好瓜了。那时流行一阵黄瓤的西瓜,叫什么“华东26号”。皮薄瓤黄,晶莹剔透,甜度也是非常好。只不过,没种几年,种子退化,黄瓤悄悄改成粉红瓤,甜度和水分也下降,软绵绵、酸唧唧。不久,华东26号“自取灭亡”了。

但是,不管红瓤还是黄瓤,西瓜皮一定是不肯丢的。吃完西瓜,用快刀把西瓜皮上牙齿啃过的牙印削去,洒一把盐,腌一晚。明天依然毒日“烧烤”,那就好好烤西瓜皮吧。“烧烤”几天的西瓜皮蜷曲起身子,一副深度睡眠的样子。西瓜并不是每日都能吃上,主妇便仔细把能搜罗起来的皮积攒起来。待到有些可观,重新放回开水浸泡。浸泡的西瓜皮干,展开身子,这就可以细细切开,慢慢剁碎。“笃笃笃笃”,主妇耐着性子剁着瓜皮,再将剁好的瓜皮置碗中,加油、盐、糖、蒜、姜,文火慢慢蒸,每日做饭再回蒸。这时的蒸瓜皮,就成为一道经典美食了。

当然,菜肴紧缺的时候,直接将西瓜皮炒着当蔬菜吃,也是常事。只不过,炒着吃,就必须把瓜皮外头的“油漆”削去,那层东西,磕牙。

西瓜皮还有一种做法,也是不知肉味的。那就是浸酱。不过,要自家做的面酱、豆酱,买来的酱,无用。自家的酱,晒酱的时候一起晒进去。日日晒,天天露,直到酱服了,瓜皮也服了。那时,把酱瓜挑出来,搭搭稀饭,那个味道,脆、爽、香、甜,就连那层最最讨厌的瓜“油漆”,也变成弹弹的“咬劲”,酱瓜皮,简直无物可以替代。

瓜瓤消暑,瓜子消闲,瓜皮消馋。浑格圆圆一大西瓜,两块钱买来的,倒使用出了四块钱的价值。这贼精的江南人!

(未完待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