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2日
党建引领巧解租赁纠纷
“要不是街区党支部出面协调,这事儿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8月19日上午,在笔架山街道天鹅湖万达街区党支部办公室里,恒润花园小区餐饮店铺租客拿着刚到手的2500元现金,不住地向在场的调解人员道谢。随着二房东刘先生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这起僵持多日的租赁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一份租赁合同。据刘先生介绍,今年7月,他将自己承租的恒润花园小区西南角餐饮店铺分割出部分区域,以每月2500元的价格转租给现租客,对方一次性支付了3个月租金及押金共计1万元。然而,租客仅经营半个月就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全部款项。
“店铺刚装修好,他说不干就不干,这期间的空置损失谁来承担?” 刘先生认为,租客单方面违约,理应承担相应损失,不愿全额退款。而租客则表示,自己确实遇到特殊困难,希望能拿回大部分款项,双方多次沟通均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级。
“群众有矛盾,支部冲在前。”天鹅湖万达街区党支部书记得知这起租赁纠纷后,第一时间启动矛盾纠纷调解预案,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社区调解员、小区网格长迅速介入。调解现场,坚持倾听为先、法理兼顾的原则,先让双方充分表达诉求,随后细致梳理矛盾焦点。“换位思考才能心平气和,互谅互让才能解决问题。”支部调解员一边向双方宣讲《民法典》中关于租赁合同的相关条款,一边引导他们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租客因个人原因违约,确实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但刘先生也应理解对方的实际困难,适当让步。”
经过2个小时的法理宣讲和情感沟通,双方逐渐放下分歧,最终达成共识:原租赁合同自调解书签订后即时作废,刘先生当场退还租客租金2500元,双方互不纠缠。
据了解,该党支部创新建立的“有事好商量”协商机制,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
(谢虹龄 闫大平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