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5年09月08日

池塘改造激活“一池春水”

池塘标准化改造,不仅是推动渔业转型的关键抓手,更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区作为水产养殖大区,现有养殖池塘12.24万亩。近年来,我区以项目为抓手,整合资金、集聚要素,大力推进池塘生态化改造,走出一条“健康养殖、尾水净化、美丽渔场”三合一的新路径。

截至8月,全区已完成百亩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7.49万亩,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市级尾水净化示范点8个、市级美丽渔场5个,并于早前获评“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去年,我区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计划在未来3年内新增改造池塘4万余亩,持续夯实渔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高位谋划,系统推进“科学改”。我区将池塘标准化改造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建立区级工作专班,由区政府牵头,农业农村、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印发《关于分类开展养殖池塘提升改造工作的通知》,坚持“一片一策”,科学布局、分类实施,实现从“单点治理”到“全域规划”的跨越。

精准施策,打造示范“样板区”。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省淡水所等权威机构的技术支持,我区对改造点位开展全面规划设计,统筹推进池塘清淤、护坡、水系配套、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升级。同时积极拓展资金渠道,整合财政、社会、村集体等多方资源,打造淞禄生态智慧渔场、尚农科技等一批融合尾水治理、高效养殖、休闲渔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杆项目。

长效管护,筑牢生态“防护网”。在全省率先推行养殖尾水净化长效管理机制,截至8月,编制印发《长效管理承诺书》及宣贯手册5000余份,强化养殖主体责任。成立“小板凳塘口服务队”,把技术讲堂搬到塘口,3年开展“塘口大学堂”30余场。委托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分中心持续开展水质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动态优化改造措施,确保尾水稳定达标排放。

智赋产业,激活发展“新引擎”。紧扣太湖综合治理和新一轮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区正在开展渔业生产情况普查,逐塘建立信息档案,明确今后改造重点。以“生态健康养殖、用药减量、饲料替代、尾水治理、种业提升”五大行动为导向,推动渔业从传统散养向标准化、智慧化、融合化转型。

金坛融媒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