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19日
金融业增势强劲
从区财政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蜀山区金融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实现增加值133.42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比重提升至17.82%。
目前,蜀山区已集聚银行、证券、保险及地方金融组织共446家,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蜀山区持续深化财政金融协同、优化金融服务机制的一系列扎实举措:
财政金融协同成效显著。蜀山区连续三年成功创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累计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亿元,有效用于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2025年上半年,全区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达30.95亿元,为125家企业提供续贷过桥资金2.4亿元。
科创金融成为蜀山区又一亮点。依托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蜀山区推出“科大硅谷贷”“科创贷”“战新贷”等区级政策性金融产品,2025上半年发放贷款1.07亿元,大幅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系统整合18家商业银行的62款专项金融产品,形成“一站式”金融服务清单,提升融资对接效率。硅谷大厦、科学岛科创驿站获评为市级科创金融工作站,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融资培训,构建起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网络。
金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蜀山区不仅汇聚了全部3家政策性银行,更成为合肥市唯一集齐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城区。此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全市5家外资银行中已有3家落户蜀山,金融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同步推进。2025年以来,区财政局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以“政策引领、梯度培育、精准服务”为抓手,全力推进企业上市“破冰提速”。截至目前,全区存量上市公司3家。全区IPO在审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4家,全区上市后备库企业30家。
政金企对接机制持续优化。通过银企对接会、融资沙龙、路演等活动,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平台。设立停贷断贷反映热线,畅通融资问题反馈渠道。金融产业联合委员会吸收13家金融机构加入,推动专业人才挂职交流,促进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贾晓威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