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19日

当足球遇到来自星星的孩子

近日,在原合肥市六十七中小学部的操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足球友谊赛:一支由“星星的孩子”组成的足球队与合肥市安居苑小学的孩子们踢了一场比赛。

尽管,“星星足球队”最终没能进球,但主教练方浩然却感到很欣慰。在他心里,能在赛场上完成这场比赛,这些孩子就已经赢了。

时间拉回今年3月,在蜀山区天天向上残障儿童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天天向上”)负责人郑丽萍的盛情邀请下,今年21岁的中国科大学生方浩然成为这支“星星足球队”的主教练,而队员是由患有孤独症、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组成。

于是,在一片闲置的足球场上,一群特殊的孩子与一位“00后”的大学生演绎了一个关于足球、成长与爱的故事。

在“天天向上”,运动是孩子们“必修”的疗愈课,涵盖了跳绳、篮球、跳操等各类运动项目。2022年,刚上大一的方浩然就来到“天天向上”做志愿服务,那时的他就经常带着孩子们在室外锻炼。

在一次闲聊中,方浩然不仅向郑丽萍动情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还满怀憧憬地说:“要是我们也能组建一支足球队该多好,到时候还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庆祝动作。”

在稻香村街道的积极协调下,区教体局、区残联等多方支持,“天天向上”最终获批了这个闲置小学操场及足球场的使用权。方浩然觉得,对这群孩子来说,这片球场就是非常好的舞台。这个热爱足球的21岁小伙也就自然而然地接下了教练的差事。

足球队成立之初,郑丽萍和家长们都没把它当回事。“刚开始,我也没想过买统一的队服,家长们虽然支持,但也只是想让孩子多个运动方式出出汗,孩子们想法更是简单,有个更大场地能撒欢就开心。”

最开始方浩然从基础的传、停、带、射教起,尽管都是孤独症或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但他没有因此降低要求,只是把训练节奏放慢,一遍遍示范、一遍遍重复。

然而,变化比所有人想象都来得更快。

从一开始的踉跄带球、害怕高空球,到后来敢于迎球而上,甚至用头去顶……慢慢的,方浩然发现训练课上的孩子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对运动开始有了胜负心。他说:“我看得出来,他们一到球场就特别兴奋,眼神都变得更加专注了,有时候下课了,还会围着我问下次练什么。”

逐渐,家长们的态度也在转变。从最初“出出汗”,到后来自发购买统一的队服,并在群里主动询问训练时间,还会把孩子晚上训练视频发在球队微信群里。

对于“天天向上”的孩子们而言,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输赢。郑丽萍坦言,没有比赛,大家就会停留在“随便玩玩”的阶段。有了比赛,就有了目标,孩子们才会认真对待,才会真正有进步。

恰好今年暑期,来自安居苑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天天向上”做公益活动。那次接触中,孩子们之间的积极互动,给双方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敲定9月份踢一场友谊赛。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下午,这场足球友谊赛悄然开场。没有专业的裁判,没有浩大的声势,有的是一群保驾护航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由双方家长组成的助威拉拉队。

虽然当天的比赛不出意料地被“剃了光头”,但方浩然发现,经过一个暑假,孩子们好像“突然会踢球了”。“比赛下半场,看到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比赛强度,不再闷头冲,甚至还能跑空当、会传球,让我特别惊喜。”

这学期,方浩然想着在网上学习学习,多储备些合适他们的战术、阵形,把孩子们的配合练好,他还计划抽空约一下学校的女足队,再打一场友谊赛,“踢一场真正的比赛,让他们感受一下成年比赛的竞技氛围”。

半年以来,亲眼见证了孩子们从不知所措到能做些传球配合,郑丽萍打心里高兴。“看到他们的表现,又让我忍不住幻想,幻想他们也许真的可以学会踢足球,甚至去赢得比赛。”

(孙凯箭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