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向上向善时代新风
——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文/融媒记者 徐静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多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狠抓“立德树人”、深挖道德资源,加强典型选树宣传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弘扬向上向善时代新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明之花开遍虞城,城市气质节节攀升。
选树先进典型
弘扬道德正气
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典型选树培育机制,建立先进典型库,以镇、街道、部门为单位,常态化报送各类事迹线索;在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化先进典型示范群体;在市融媒体中心设立常熟市先进典型宣传培育工作室,对有价值的好人线索进行深度挖掘,优中选优,让好人可敬又可学。
为了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我市着力实施“八个一”关爱礼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办法,通过订阅报纸、发放节日慰问物资、组织健康体检等暖心举措,让先进典型切实感受到全社会的尊崇。与此同时,我市分层分类开展慰问帮扶,重点做好对部分困难典型的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先进典型传帮带工程,扶持一批“好人项目”、促成一批“新老结对”,推动道德价值持续转化。
在“好人文化”的激荡下,今日的虞城大地,善行义举层出不穷,争当好人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位全国道德模范、5位江苏省道德模范、18位“中国好人”、33位“江苏好人”、6位江苏省最美人物,近千人入选常熟市先进典型库,激浊扬清的正能量正汇聚成精神火炬,标注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强化榜样引领
凝聚向善力量
榜样引领,见贤思齐。我市以近年来获评的重大先进典型为重点,综合运用新闻宣传、文艺作品展示、基层巡演巡讲、公益广告、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身边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生动展示道德典型的事迹和精神。
今年5月,“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先进典型事迹巡演活动走进常熟,通过少儿评弹、诗歌朗诵等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本土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邢献根、坚守育种初心的端木银熙、以诚信铸就民族工业脊梁的王春华……这些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市民,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诠释着新时代德与善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如同春风化雨,让千年古城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温暖,使宝贵的精神血脉得以薪火相传。
厚植道德沃土,方能传递向善力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我市不断创新好人传颂载体,持续擦亮城市的精神底色。漫步漕泾绿地“好人园”,先进典型的事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义勇为的壮举,敬业奉献的坚守,诚实守信的品格……都化作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滋养;打开“看常熟”App,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故事以短视频、图文报道等形式生动呈现,使善行义举触手可及;金曾豪、牛小艾等好人工作室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公益实践……通过打造线下展示、线上传播、实践转化“三位一体”的道德建设平台,常熟让崇德向善的精神浸润城市肌理,形成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文明辐射效应。
厚植爱国情怀
培育时代新人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我市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调动各部门板块、社会群体等力量,凝聚起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我市大力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公共文化场馆等阵地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记忆探寻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情怀浸润童心;持续评选“新时代好少年”,让榜样力量引领成长;用好用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让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心灵。
在红色研学中传承信仰,于非遗体验里感知文化,从农耕实践中认知自然……这个夏天,常熟的孩子们在“七彩的夏日”活动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作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市持续开展“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未成年人假期系列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宽载体,打造立体化育人平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注入持久动力。
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我市常态化举办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全市观摩展示活动,为青少年点亮人生航标;实施传统文化振兴工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现文化基因活态传承;创新打造“四点半课堂”品牌,将心理关怀送到孩子们身边;开展“非遗里的普及课”之人文经济学“思路行”项目,带领少年们触摸文化根脉,助力建立文化自信。
在虞城这片文明沃土上,一株株幼苗正沐浴着阳光雨露,悄然绽放出新时代的芬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