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蜜蜂情暖桑榆 养生膳活力续航
——枫泾社区与新业态群体“双向奔赴”
文/通讯员 方圆
在城市的脉络里,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日夜穿梭,维系着社会的运转;在社区的方寸间,高龄居民年轻时建设社会,年迈时却可能因数字鸿沟步履维艰。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线,在琴川街道枫泾社区却因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交汇出动人的风景。在那里,服务与关爱在车轮与楼栋间循环流淌。
“以前想出门看个病、买个菜,孩子不在身边,站在路边半天拦不到车,心里直发慌。”年近八旬的张桂云老人道出了社区许多高龄居民曾经的无奈,智能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对他们而言如同一道无形的墙。
面对老人们的出行难,枫泾社区党委与市交通运输局携手整合网约车司机资源,组建“小蜜蜂直达”志愿者队伍,形成“居民下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闭环机制,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车,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阿姨,您慢点,不着急,我扶着您。”每次接到任务,网约车司机李师傅都会提前到达楼下,搀扶老人上车,然后平稳地把老人送到目的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接送,更是尊老敬老情怀的传递。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支志愿者队伍的能力远不止于出行服务。枫泾社区在摸排中发现,不少网约车司机拥有专业职业技能,电工、维修工出身的不在少数。于是,“小蜜蜂快修”志愿者团队应运而生。
“老孙伯伯,这电扇呀是电容损坏了,我帮您换一下,马上就好!”司机志愿者小陈利用接单间隙上门为独居的孙老伯修好了小家电。从修理电扇、收音机,到更换灯泡、清洗油烟机,这些“小举动”解决了老人们生活中的“大烦恼”。“小蜜蜂快修”志愿者们用专业技能回馈着他们服务的社区,将流动的车厢变成了传递温暖的驿站。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网约车司机们常常顾不上好好吃饭。“他们为社区老人保驾护航,我们也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枫泾社区党委书记高晓锋说。很快,枫泾社区的“小哥加油站”里多了一份特殊的菜单。社区与市中医院、琴川医疗中心共同研制了营养均衡、饱腹感强的专属减脂餐和能量餐,司机们可以通过微信群提前预订,到站即取。
从出行辅助到技能帮扶、从一份健康餐食到一声诚挚的感谢,枫泾社区以实际行动表明,现代化社区的建设需要新兴力量的有效互动与深度融合。当银发长者与网约车司机的手紧紧相握,当车轮的运行轨迹与社区的发展脉搏协调一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具韧性且饱含温情的社区,这无疑是共建共享美好社会的鲜活范例。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