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时空”限制开辟坦途
多部门携手为职校学子打造定制公交
文/融媒记者 邹磊
早上7时30分,贴有“职校定制公交”标识的公交车在常熟职教中心校站点即停即走,下车学生面露轻松;傍晚放学时,“专车”载着走读生们从校内出发,学校周边车流顺畅,不见往日的晚高峰拥堵——这是9月1日7条定制公交专线运行以来,发生在常熟职教中心校门口最寻常的民生暖景。
从“转车烦、通勤久、接送堵”到“家门口到校门口”,定制公交不仅让跨乡镇求学的学子们告别了“成长的烦恼”,更串联起学校、家长、居民、商户多方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昔日通勤之愁
跨镇求学的“三重难”
“因为要赶在7时30分到校,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先坐城乡干线到市区,再转城市公交,单程大约要花2小时,要是错过一班那就慌了,生怕迟到。”回忆过往的上学路,学生吴雨仍不免为自己捏把汗。对家长而言,接送更是“每日战役”。家长王勤勤坦言,堵车是她每天跳不过的一环,“每天早晚接送,尤其在放学时校门口全是私家车,拥堵是家常便饭,让孩子自己坐车吧,又担心安全问题。”
通勤困局也影响着周边居民与商户。“往年上下学时,校门口的路根本走不通,我下班回家要晚10分钟,有时得绕一大圈。”居民周飞说。商户程惠良也表示,放学时路边全是接送车,顾客根本找不到车位,进货货车也进不了,生意受到影响。
据悉,常熟职教中心校5000余名走读生来自全市各个乡镇,最远的距校超35公里。与普通中小学相比,职校门口的“交通潮汐流”更加明显,每天早晚“学生转车烦、家长接送愁、周边居民出行堵”的“三重难”,成了学校与交警部门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多方协作破局
跳出“时空”找答案
“起初想过‘扩空间’建停车场、‘拉长时间’错峰疏导,但这两种方案只能缓解一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市交警大队东南中队队长安宁表示,职校生跨镇分布的特殊性让传统的治堵思路“行不通”。为此,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大队、常熟职教中心校、市交投集团和公交公司等多部门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会商方案,寻觅“时空”之外的第三种方案。最终,“定制公交进校园”应运而生。这个方案以学生出行需求为核心,开通7条覆盖支塘何市、碧溪东张、辛庄等偏远乡镇的专线。“目前常规公交面临萎缩,吸引年轻人是行业破局关键。”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文清说,定制公交“不转车、有专属服务”,契合年轻人对“便捷、个性化”的需求,线路按学生上下学时间“双时直达”设计,早从乡镇送校门口、晚从学校直达乡镇,不绕路且节能减排,还能引导年轻人养成绿色出行习惯。
方案有了,落地却面临三个“硬坎”。首先是客流测算难,职校走读生来自不同乡镇,出行时间、路线分散;其次是线路优化难,部分乡镇路段早晚高峰易堵;最后是成本控制难。“我们逐班统计很长时间才摸透了片区出行规律,然后会同交警部门、公交公司跑了多次现场,调整站点,避开拥堵点。为了让学生家长接受,同时保证线路的长期运行,最终车票价确定市场化阶梯制打8折,不足的20%由政府补贴,真正做到惠民。”庞文清说。
作为“桥梁纽带”,校方每日收集学生和家长的诉求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10月报名人数为466人,比开通时多了近100人,后续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常熟职教中心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秦卫刚说,学校还提前告知上下车时间、协调班次,让专线不仅“通”更“顺”。
车厢里的温度
通勤路变“德育课堂”
“车上没有同学落下东西,谢谢司机叔叔。”定制公交车厢内,走读生小林完成检查后告知驾驶员。作为“车厢组长”,她每天除核对人数外,还负责收集同学丢弃的早餐包装、提醒同学保管好随身物品。此前有同学把钥匙落在车上,正是小林及时发现后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了后续的麻烦。“以前要花点时间看学生是否落下东西,现在有‘车厢组长’,秩序好了很多,我能更专心地开车。”驾驶员李师傅说。
这样的温暖场景在定制公交上已成为常态:同学不适有人让座,小伙伴凑一起讨论“青春该有的样子”,车厢移动电视循环播放德育公益广告……一段40分钟至1小时的通勤路,被学校打造成了“移动的德育课堂”。“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间’,我们不想让这段路白白浪费。”常熟职教中心校传媒艺术系德育副主任曹琛说,设立“车厢组长”既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可以促进互帮互助,让学生在车厢中感受、接受、践行美德,教育效果比课堂讲授更显著。
受益面扩容
民生福祉惠及邻里商户
定制公交的“蝴蝶效应”扩散到了校园外。如今的早晚高峰,常熟职教中心校门口不再拥堵,原本停满接送车的路边腾出了停车位;周边小区居民不用绕路,商户顾客也能顺利停车进店。
“现在回家不用在路口排队等,省了不少时间。”居民周怡芳说,校门口的拥堵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商户程惠良的生意也有了起色,“以前放学时段顾客少,现在老顾客回归了,还多了路过的新顾客,进货货车也能顺利卸货。”
定制公交专线不只是增线路,更是“以青春为中心”的服务创新。它解决的不只是出行难题,还有青春成长的“痛点”;它缩短的不只是通勤时间,还有政府与群众的“心距”。数据显示,专线运行近一个月来,学生单程通勤时间平均缩短25%-40%,校门口停泊的社会车辆减少了200辆,放学时间周边交通状况明显好转,实现了“学校叫好、家长安心、学生开心、社会受益、绿色低碳”的多方共赢。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