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10月10日

月满家国时 一宴聚温情

——梅李镇珍南村“我们的节日·中秋”暨百家宴活动见闻

文/融媒记者 戴晓怡

10月5日傍晚,当国庆的红染透街巷、中秋的月爬上檐角,梅李镇珍南村珍南公寓空地上早已支起大棚,摆上圆桌。一场汇聚邻里、酝酿多日的百家宴悄然启幕,以最鲜活的烟火气将家的团圆与国的欢腾酿成双节最动人的温情。

当天17时许,夕阳西下时,百家宴正式开席。红烧蹄膀、清蒸鳜鱼、蛋黄焗青蟹、芋艿圆子、核桃包……数十道菜品接连上桌,将一张张圆桌铺得满满当当。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味,一边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点滴,在举杯交谈间传递节日的祝福,诉说邻里情谊。月光下,热气腾腾的蒸糕寓意团圆美满,村民家庭代表向80周岁以上的长辈代表送上中秋月饼,表达诚挚的敬意与祝福。

宴席现场,一场精心筹备的“童年时光机”主题游园会同步开启。“路过童年”杂货铺沿路陈列着山楂片、无花果丝、铁皮青蛙、竹蜻蜓等怀旧小零食和物品,“时光记忆”照片墙展示着从村民们那里征集到的珍贵老照片,“重返旧时光”游戏区设置了套圈、投壶、猜灯谜,手作月饼、兔子灯以及手绘宣纸扇等种类丰富的体验项目,唤起村民们追忆往昔的情怀,也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珍南村的百家宴从不是简单的聚餐,它是梅李人留住乡愁的方式,是把邻居变成家人的纽带。“平时大家都忙着工作,邻里之间可能都不太熟悉,村里借百家宴把我们聚到一起,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也丰富了我们老年人的休闲方式。”村民戈淑英难掩激动之情。当天,村民夏露带着女儿从市里赶回村里参加宴席。平时因为工作她很少回村,百家宴现场的很多场景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让她倍感亲切。“大家坐着叙叙旧,特别是看到多年没见的乡邻,有种回家的感觉。正好是双节,‘小家’和‘大家’共庆团圆,是一次很难忘的节日体验。”

席间,村民们自发编排的歌舞、乐器演奏等文艺节目精彩上演。从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沪剧选段《归国》,到电子琴独奏《致爱丽丝》、曳步舞《醉昆仑》,整场演出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现代的活力。舞台上,村民演员们全情投入,用歌声和舞姿传递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舞台下,观众们享受着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将现场氛围带向高潮,悠扬的歌声在月光下流淌,大家跟随节拍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那一刻,桌上的菜肴冒着热气,身边的邻里笑着聊天,天上的明月照亮家国……所谓“国泰民安”,所谓“阖家团圆”,在一场百家宴里化为最真切的模样。

“百家宴”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促进邻里和睦、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农村和美的景象,也是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缩影。珍南村的百家宴活动始于2020年的薛家桥村落,这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第九个百家宴。此次活动以“月满家国·时光记忆”为主题,在中秋与国庆双节交织的特殊节点,通过邻里共宴、代际互动、文化展示等形式重现传统温情、追溯时代变迁,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有机融合,营造“家国同辉”的节日氛围,让邻里乡亲在欢乐中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体会家国共融的深意。“双节期间举办百家宴满足了村民们‘家圆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心愿,大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可以在无形中化解一些邻里纠纷,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也是乡村治理的一条新路径。”珍南村党委书记黄炎说。

夜色渐深,百家宴慢慢散场,村民们却还意犹未尽。这场百家宴,宴的是邻里,聚的是人心,庆的是家国,当“家”的温暖与“国”的荣光紧紧相拥,便是双节最珍贵的意义。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