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0月24日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2日12版头条

懂服务的科创园区有“人缘”

成立3年多来,创新创业平台科大硅谷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7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7万名。

创业者何以青睐这个科创园区?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形成梯度培育矩阵;为创业者解决场地难题,更着力搭建场景对接桥梁;针对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堵点,创建专业团队提供服务……

今年6月,由清华大学猛狮智能飞行汽车产业团队主导的智能飞行汽车项目,选择落地位于合肥的科大硅谷蜀山园,计划在此打造智能飞行汽车总部、联合研发中心、飞行汽车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线等。

“主动下沉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在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深耕了15年,安徽猛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权权对“创业”二字并不陌生。但在科大硅谷的经历,却让他有些意外。

没有投资,怎么办?“我们的成果来自清华大学李骏院士团队,在这里可以享受A类人才政策,获得启动资金。如何申请,讲得清清楚楚。”伍权权说,“科大硅谷还为我们联系了以初创型科技公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融资机构。”

没有客户,怎么办?科大硅谷为公司联系了几家经营低空文旅的国内龙头企业,作为潜在资源。

科大硅谷还根据公司提交的人才需求,帮助搭建团队,同时提供“科漂驿站”作为临时办公场所和宿舍,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回顾来到合肥的几个月,伍权权深有感触:“科大硅谷知道该怎么去扶持一家企业,甚至提前为企业每个阶段的需求提供精准赋能方案,主动下沉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新场景让我们进入了新蓝海”

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巢芜公路管理处的监控室里,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图表。“这是我们实时监测获得的高速公路数据,不仅监控拥堵和灾害情况,还对公路的结构健康进行评定,可以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该公司总工程师张立奎说。

新技术来自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分布式光纤振动/声波监测仪。设备有主机箱大小,看似其貌不扬,但只需连接既有光缆,就可以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通过监测振动,再借助算法,获取相关数据。

2022年,智地感知总经理张强就带着技术,在科大硅谷开启了创业之路。“创业初期,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技术到底有什么用。”张强说,“实验室的技术和样机,最缺乏的就是在项目一线‘真刀真枪’的实战经历。”经过几年摸索,张强把目光转向了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然而,彼时的智地感知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想落地项目并不容易。

2024年初,合肥市场景公司联合科大硅谷统计企业能力清单,张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目标场景”一栏中,填上了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没想到有了回音。“有了合肥市场景公司和科大硅谷的前期沟通,两家公司很快和我们取得了联系。”张强说,“对方也明确提出了场景和需求,愿意和我们共同研发,这让我们喜出望外。”2024年,合肥至巢湖的高速公路上,智地感知新产品开始测试;2024年底,合肥地铁4号线也上线智地感知新产品。

眼下,张强正和团队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新场景让我们进入了新蓝海。”张强说,“通过项目落地,技术和产品得到了不断优化,合作的深度和应用也更进一步,这将助推科技研发,为未来更多技术的实现提供可能。”

近年来,科大硅谷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体系: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形成梯度培育矩阵;针对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堵点,创建“成果转化专班+校园大使+技术经理人”团队,推动重大科技成果早发现、早发布、早转化……创新生态日益优化,助力更多创业者实现梦想。(摘取部分内容)

(人民日报 朱静 季云冈 詹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