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10月31日

沃野流金织锦绣 碧水映霞绘新图

古里镇全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融媒记者 冯碧珩

金秋时节的古里镇,田畴沃野处处跃动着蓬勃生机: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滚,水产基地中蟹肥虾跃,特色林果基地里面包飘香、笑语盈盈……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古里镇通过示范引领做强产业引擎、业态融合激发增长潜能、科技赋能拓展增效空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10月,位于古里镇坞坵村的江苏省水稻标杆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内,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作为全省唯一的水稻标杆基地,这里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硬地硬盘微喷灌育秧”“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水稻养分遥感诊断精确施肥”等一批新技术得到集中展示,实现了水稻高产、优质与绿色的统一。

这片千亩基地不仅是“良机”“良法”的集成场,更是“良种”的比武擂台。通过“统一方案、擂台选种”,46个水稻品种在此同台竞技,将筛选出最适合太湖生态区的“优等生”。以基地为核心,成功的经验模式将辐射全镇,通过实施水稻单产提升项目,古里镇同步建设1个水稻万亩丰产片。在稳定3万亩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夯实“藏粮于地”的基础。

与此同时,以坞坵村省级无人农场建设为契机,古里镇正推动粮食生产从耕、种、管、收到卖的全程智能化升级。借助“常熟大米”与“坞坵”品牌的双轮驱动,集成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古里镇的稻米产业正向中高端转型,品牌影响力与种植效益同步提升,为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业态融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当传统的农业生产遇上创新的经营思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古里镇琴东村的梨园给出了答案。秋日午后,梨树已过收获期,但园内依旧人气不减。游客们坐在梨树下,品尝着用梨汁发酵的天然酵母制成的窑烤面包、特调的梨香柠咖,享受着果园里的惬意时光。

这片20余亩的梨园,正通过“一颗梨”的产业链延伸,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园内打造的窑烤面包工坊,依托“林间烤窑、窑边梨树”的生态场景,成功将短期采摘体验转化为全年可运营的消费场景。此举不仅突破了农产品季节性限制的瓶颈,为城市居民奉上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消费盛宴,更带动了窑烤土鸡等周边农产品的热销,助力周边农户增收。

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梨园已积累超百名稳定客源,国庆期间日销售额突破万元。负责人顾烨华表示,未来计划引入帐篷露营、烧烤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体验业态,让更多人能够沉浸其中,尽享乡村之美。一片梨园,折射出古里镇从单一农业走向多元发展的清晰路径。

科技引领

驱动渔业养殖“焕新颜”

又逢品蟹佳期。古里镇李市村现代渔业产业园内,养殖户们正忙碌地捕捞大闸蟹上市销售。一只只刚出水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显得活力十足。尽管经历了夏季高温挑战,但在科学调控水位、优化水草生态、实施精准投喂等系列措施的保障下,养殖户们依然实现了大闸蟹品质与产量的双丰收。

大闸蟹产业的稳健发展,是古里镇渔业全面升级的缩影。镇里强化与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合作,以“阳澄湖1号”大闸蟹、“太湖3号”青虾等优质种苗为切入点,持续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建设高效繁育基地,示范推广“一蟹两虾”“禽—菜—渔”复合种养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古里镇实现了渔业生态与效益的双赢。

不仅如此,镇里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科学推进刀鱼、河豚、鲥鱼等“长江三鲜”的特色化养殖,通过模拟长江水生态、引入专家团队指导,成功突破了技术瓶颈,在满足市场对江鲜需求的同时,也为巩固长江禁渔成果、保护水域生态作出了贡献。如今, 相关企业正加大对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的研发投入,推动产业从“原料”向“菜品”“食品”转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

片区协同

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古里镇的乡村振兴实践,并非各村单打独斗,而是一盘统筹规划的“大棋局”。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以“融发展强片区”行动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片区协同,推动村际联动、资源共享,不断拓展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

在此框架下,各村庄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发展:坞坵村依托水稻标杆基地,牵头构建片区化农事服务体系,推广“水稻+N”生态种养;吴庄村深化“积分制”治理,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琴东村通过商业综合体招租、物流园建设等项目,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系列举措,让古里镇的农田、果园、渔场不再是孤立的生产单元,而成了可持续、高价值的融合发展空间。古里镇正以科技为笔、以融合为墨,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绘就着一幅愈加壮美的振兴图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