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21日

回家的路变亮了

“小区这些树枝遮着家里漆黑的,路灯被这些树枝也遮得严严实实,晚上下班回家小区里黑漆漆的不好走,早就该修枝了。”“我当时买这房子时,就看到这里面的绿化好才买的,怎么能随便修剪呢?”“你看小区这些树又高又大,一刮风下雨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请师傅来把这些树修剪一下。”

在南七街道丁岗社区“廊亭议事会”现场,居民代表们激烈地讨论着。最终,这件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关键小事,在社区、物业、专业工作人员等的帮助下被圆满解决,既保证了小区的绿化,也让居民回家的路变得更亮堂。

在南七街道,丁岗社区作为辖区内典型的超大型 “村改居”社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近三成。面对人员结构多元、服务需求繁杂的治理挑战,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深耕资源整合、精准服务、多元协商三大领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交出了一份温暖扎实的基层治理答卷。

社区55个党组织全面覆盖15个居民小区,922名党员下沉网格,让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单元。

打破资源壁垒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一步,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海卉花市街区、辖区物业等 6家单位组建“治理共同体”,开放共享空间、开设“智慧盒子”科普课堂,累计服务居民超1500人次。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融入难”问题,社区打造“心流‘余’香”党建品牌,通过线上学习群推送、线下季度座谈会,为流动党员搭建成长平台。海卉花市街区党支部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200余名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从旁观者变身治理参与者,常态化参与安全巡查、环境整治,让流动红色力量扎根社区。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社区以“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建设为抓手,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针对“停车难”痛点,社区联合多部门改造潜山路桥下空间、盘活闲置空地,新增154个公共车位,有效缓解“抢位焦虑”;聚焦特殊群体,开设“老有所学”课堂惠及百余位老人,组建党员“敲门小组”落实“窗帘之约”,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随访探访、就医协助等定制化服务。

围绕老旧小区设施短板,社区逐项攻坚:重建150米小区危墙,消除墙体脱落、坍塌风险;安装6处电动车充电桩破解“充电险”,增补12盏照明设施照亮夜间出行路,修复300米破损道路改善通行条件,直接惠及600余户居民。每月15场次的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等便民活动,累计服务超1200人次,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为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治理主角,社区创新廊亭议事会+治理合伙人双驱机制,构建“收集、分办、处置反馈”四级闭环体系,严格遵循“提事、议事、定事、办事、评事、晒事”六步流程。世纪新城小区围墙老化问题,通过“青藤下”廊亭议事会收集居民意见,联合治理合伙人多轮协商确定改造方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推动丁怡花园路面修复、欣南嘉园消防管网改造等重点事项10余项,化解停车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20余起。以小区党支部为牵头方、物业为执行方、居民代表为监督方、辖区单位为支持方的多元共治格局,确保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焦伟韦 刘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