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21日
岁月映初心 余热暖社区
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合肥通用院”)生活区,人们总能看到一群忙碌的老年志愿者身影,董爱存就是其中一个。
年逾七旬的董爱存,是卫楼社区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作为一名拥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的信念,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抹温暖的亮色。
董爱存与合肥通用院的缘分,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刚来时到处是荒坡,我们白天建厂房,晚上搭工棚,硬是在一片空白上建起了科研生产基地。”回忆起入职时的奋斗场景,老人的眼神里满是自豪。从一线工人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他在企业历任多个岗位,无论是团委工作凝聚青年力量,还是工会任职服务职工群众,抑或是离退办工作关爱老同志,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0年,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推进,董爱存的党组织关系正式转入卫楼社区。面对角色转变,他主动对接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国企退休人员,记录诉求、解答疑问、化解顾虑,很快成为退休人员与社区之间的“连心桥”。
随着小区国企离退休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员管理和服务面临新挑战。卫楼社区顺势而为,组建合肥通用院生活区党委,董爱存因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被推选为党委副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牵头推动两件实事:一是协调合肥通用院支持,建成12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站,整合物业服务、党员服务、就业社保等便民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二是牵头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搭建社区、居民、物业三方协商平台,让居民诉求有了正规表达渠道。
在他的推动下,一系列惠民举措接连落地: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就餐难题,更成为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的邻里互动平台;“芳华艺术团”让退休职工在舞台上重拾风采,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益家解忧铺”定期开展理发、修鞋、磨刀等便民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日常需求。他还主动带教年轻社区工作者,把群众工作方法倾囊相授,为社区治理培育后备力量。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邻里纠纷虽小,却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去年夏天,小区乒乓球爱好者因晚间活动噪音与周边居民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接到反映后,董爱存没有简单评判对错,而是立即组织"家园议事厅"协调会,让双方充分表达诉求。“健身是好事,值得鼓励,但也要考虑邻居休息。”他先肯定双方合理诉求,再提出“划定活动时间、加装隔音垫”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到双方认可。更令人欣喜的是,争执双方后来都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从“对立面”变成了“好战友”。
这样的调解故事,在董爱存的志愿服务经历中还有很多。楼道杂物清理、停车位分配、垃圾分类推广,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文明创建中,他组织志愿者清理卫生、劝导不文明行为。居民们都说:“有董老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何芳芳 胡凤娇 詹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