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摘要)
——二〇二五年一月六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江阴市人民政府
2024年,市政府共收到两会期间建议155件,分别为经济发展方面21件,城市建设方面65件,社会事业方面46件,生态环境方面1件,农业农村方面8件,政法方面9件,其他方面5件,其中10件被列为重点建议。目前已全部完成办理答复,A类答复105件、B类答复35件、C类答复15件。征询代表反馈意见“办理过程”满意率100%,“办理结果”满意率100%。
一、主要工作和办理情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办理,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高位协调组织,全体领导参加“一府一委两院”联席会议,主要领导就推进办理工作明确要求,分管领导积极领办重点建议。二是注重沟通联动,坚持将交流互动贯穿全过程。三是强化跟踪督办,实现业务工作和建议办理的“双促进”。
(一)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1.关于从培养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是持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面向紧缺高新领域及重点群体开展整建制购买就业技能培训项目,鼓励支持示范性企业培训中心提供培训服务,引导并推动企业将技能评价结果与职工的岗位聘用、职位晋升等挂钩。二是合力打造更强“专精平台”。建立跨区域技能培训共同体,鼓励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政行企校”四方协同机制,建成9家产业学院和诺普德科技企业学院。三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举办“大国工匠走进江阴——实境课堂”,开展“江阴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活动,更新发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等。
2.关于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提升数实融合质效的建议。一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数字金融”纳入全市数字经济“一办六组”架构和数字经济工作要点。二是推动法人银行先试先行。支持地方法人银行设立数字金融研究室等创新平台,推动金融科技应用。三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增量扩面”。围绕零售支付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等,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力度。四是完善数字经济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澄易贷”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企业的信贷支持。
3.关于打造产业工人友好型城市的建议。一是聚力产业工人地位提升。开展劳模先进推荐选树活动,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二是聚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实施“英才名匠”培训计划等,推动企业将技能评价结果与职工的岗位聘用、职位晋升、薪酬待遇等挂钩,建成江阴工匠学院,开展“大国工匠走进江阴”活动。三是聚力产业工人创新创业。做优“澄就未来”“才聚江阴”活动品牌,引导优秀大学生来澄创新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88万个。四是聚力产业工人权益维护。推动81个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工资月结月清,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持续开展澄心关爱暖“新”行动。五是聚力产业工人生活美好。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辟劳模工匠就医绿色通道,出台人才子女教育优抚政策等。
4.关于校地双方共促融合、共谋发展的建议。一是共建平台促进就业。建立与南理工对接服务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就业服务、人才交流等。二是加强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推进校企融合取得实效,推动学校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企业与南理工加强产学研合作。三是优化人才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在安居住房、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一站式”服务质量。
5.关于加快提升燃气本质安全建设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启动“配送到家”“随瓶安检”,对不符合要求的杜绝供气。二是进一步夯实用户端管理。对居民用户开展“灶管阀”专项整治,对4349户餐饮户和3166户企业食堂全面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实施瓶改管、瓶改电。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建立智慧燃气监管平台,通过钢瓶二维码、公安数字门牌,实现配送记录的全程跟踪。
6.关于逐步推进全市污水厂网一体化运行的建议。一是系统谋划、制定方案。制定厂网一体化运营整合实施方案和实施路径,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内容等。二是先网后厂、分步实施。制定“存量市政主管网一体化运行——规划保留存量污水厂统一运行——市场化整合收购污水厂”三步走实施计划。三是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目前,城区及高新区已建立市政污水管网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续,污水厂网运行信息化管理一张图将向全市铺开。
7.关于在我市试行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的建议。一是学习借鉴,开展试点。自发布“以旧换新”活动公告以来,截至目前,两家国企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共计成交112套。二是多措并举,做好支撑。住建局将房票视作新房首付,鼓励房企处置旧房;资规局核实产权信息;财政局协同金融政策;税务局落实税收优惠。三是扩大范围、模式提档。我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对实施主体、收购范围、新盘房源等进行扩面。目前,商品住房“卖旧买新”契税补贴首批次审核通过的申请家庭已发放到位。下一步,在国资收购基础上,将鼓励信誉良好的民企开展直接收购。
8.关于高水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是注重规划引领,统筹谋划高标推进。制定本地专项规划,实现“将符合建设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统一流转率达81%。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明确高标准农田管护费用可以由生态补偿资金列支。四是加大要素支撑,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占补作出文件规范,保障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及产业融合用地。
9.关于关注青年人婚恋问题的建议。一是开展青年交友活动。2024年举办青年人才交友活动近30场,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17场。二是公益红娘赋能成长。完善“幸福全澄爱”公益红娘队伍,2024年累计举办红娘赋能培训2场。三是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教育,打造新型婚育文化实践示范点,3家单位入选省级试点单位。四是建立联盟擦亮品牌。打造江阴“幸福全澄爱”青年婚恋指导项目品牌,联合总工会、团市委开发“幸福全澄爱”青年人才交友平台。
10.关于加速霞客湾科学城功能区建设融合的意见建议。一是强化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依托专题会议、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定期碰头会商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加快规划编制,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路网体系,构建由功能区统筹决策、四镇上下协同、市场化主体联动的招商组织体系,加快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资金保障。优化“霞科办+乡镇”发展架构,完善“霞科办+科产集团”运营模式,加快研究并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模式架构,持续加强优质资产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国资公司,着力提升信用等级,增强融资能力。
(二)其他建议办理情况
1.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105件,占67.74%。
例如:《关于寒暑假开设职工之家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带问题的建议》。一是保障有力,制度规范化支撑。江阴工会启动“工娃小家”工会爱心托管班项目,江阴市教育局启动“彩虹课堂”教师志愿服务项目。二是品牌突出,师资专业化保证。5000多名教师志愿者进驻“彩虹课堂”,服务学生超6.5万人次;“工娃小家”开办托管班39个,托管覆盖1691名职工子女。三是实效明显,职工满意度提升。我市现有获评全总、省总、无锡市总工会爱心托管班5个。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职工子女托管工作,推动民生福祉和职工生活品质实现双提升。
2.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规划逐步解决的有35件,占22.58%。
例如:《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的建议》。我市多措并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一是源头治理,分类屋建设征求居民意见确定点位,按标准设置且配备设施,后续结合改造调整不合理分类屋,规范分类收运处置。二是压实责任,出台物业管理办法明确主体责任,小区设置早晚投放时段及误时投放口,加强日常监管。三是加大宣传,2024年开展854场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垃圾分类接地气、真分类。
3.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与现行有关政策规定不符暂时不能解决的有15件,占9.68%。
例如:《关于对集镇区老旧房屋进行整治的建议》。目前农村新建、改建自建住房受政策及专业性条件制约,还存在资金保障难、群众意愿弱等问题。下阶段,我市将针对推行集镇区老旧房屋整治的制约因素,通过推行“以旧换新”活动、推进城市更新升级、推广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加大力度解决老旧房屋整治难题。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市政府将坚持建议办理与政府重点工作一并考虑、一体部署、一同推进。一是通过建议办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组织各部门进一步认真研究建议内容,汇聚吸收代表真知灼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发展改革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二是通过建议办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将扎实开展办理工作与巩固深化“微幸福民生工程”“市长在线·民声留言板”等民生实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对一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群众反响热烈的建议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拿出务实举措。三是通过建议办理着力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把办理工作作为加强与代表联系、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认真总结多种形式的办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办理工作的全面指导和严格督促,强化考核运用,让办理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推动工作的过程,努力做到作风更优、措施更实、效果更好。
总之,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建议办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实在在的办理成效,为“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