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东桥中心小学北校区六(3)班
刘宇浩 指导老师 黄大明
星期六上午,上完钢琴课,11点我回到家,早已饥肠辘辘。“我饿了,有吃的吗?”一进家门,我就嚷嚷开了。“中饭做好了,快吃饭吧!”妈妈说。
来到餐厅餐桌旁,只见一桌子的美食在等候着我。我一屁股坐下来,将鲜美的鸡汤当饮料,鸡鸭鱼肉当主食,胡吃了一通后,碗里的米饭才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我放下饭碗,准备离开。“这么大的人还剩饭碗?”妈妈开腔了。我不以为然,“不就是一碗剩饭吗?吃不了就倒掉呗,我们家又不缺这点粮食。”我故意打了个很响的饱嗝,迅速离开了饭桌。“你这孩子,这一碗剩饭晚上还是你吃!”妈妈粗喉咙大嗓门地嚷起来。
“刘宇浩。”在房间里上网的爸爸喊住了我。“干什么?”我不情愿地走过去。“来,我给你看几张图片。”爸爸打开“百度”,输入了“饥饿”一词,点击了“图片”,随即,我看到了很多“饥饿”的人群,有我国山区的,有非洲的。其中的一张图片上,有一支长长的队伍,男女老少个个面黑肌瘦,都拿着空碗在排队。队伍中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非洲小黑孩,一个个头大身子小,肋骨像块块搓衣板似的,一双双大大的哀怨的眼睛似乎在说:“给我点吃的吧!”我感到十分震惊,世界上竟有如此悲惨的一幕,同一片蓝天下,竟有许多孩子遭受饥饿的威胁。下午,爸爸带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我的老家在城郊,爷爷奶奶在家种地,平时源源不断地供应我们大米和蔬菜。从车上下来,正好遇见头顶草帽、肩扛锄头准备出门的爷爷。爷爷看到我们回来了,非常高兴。“你们先歇会儿。田里长了许多草,我去锄一下草,马上回来陪孙子。”约摸过了个把小时,爷爷才回来了。看着满头大汗满脸黝黑的爷爷,我的鼻子酸酸的,爷爷在这么热的天气干活是多么辛苦啊!爷爷换下了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洗一洗满是泥巴的手,把事前准备好的一壶凉开水“咕咚、咕咚”喝掉一半。看着爷爷,我不由想起了《悯农》里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在田间挥汗劳作的身影,看到了缺粮地区人们面黄肌瘦的脸,再想到我中午对待那一碗剩饭的态度,我真的感到了羞愧。
晚上,我主动从冰箱中捧出中午吃剩的那一碗饭,吃了个碗底朝天。
《悯农》诗,小学生都会背诵,但真正心领神会还得靠生活实践。此文的妙处,就是让生活实践说话,故读来情真意切,实实在在。
全文描写细致。对非洲黑人小孩的饥饿情景,写得很传神:一个个头大身小,肋骨像搓衣板似的,一双双大大的哀怨的眼睛诉说着饥饿的不幸。对冒暑锄禾的爷爷,则是写他的言语和神态,质朴无华,有泥土气息。
对比手法也运用得比较好,自己“胡吃”丰盛的美餐与非洲孩子的心声“给我点吃的吧”强烈映照,颇有震撼力,使人过目难忘。
作者围绕文题,巧设勾连,也使文章生色。一开始,妈妈粗喉咙大嗓门地呼喊:“这一碗剩饭晚上还是你吃!”收篇时,“我主动从冰箱里捧出中午吃剩的那一碗饭,吃个碗底朝天”;前后呼应,使文气更加紧凑。“主动”二字,内涵丰富,凝聚了短暂而激荡的心路历程;“从冰箱里捧出”,说明妈妈不但嗓门粗而且行为细,说到做到,毫不含糊;“吃了个碗底朝天”,豁然开朗,得意而又痛快。
此文涉及一个传统的“老话题”,不易写好。要想别开生面,应有真情实感,应有时代气息,应有现实针对性,作者注意到这几点,故时有“亮点”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