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变了模样的“东墩”

高邮市外国语学校世纪风文学社 朱兆娟  指导老师 赵桂珠

上周末,秋风送爽中,我陪伴奶奶出门散步。“咱东墩的路可真宽、真平呀!”奶奶走在水泥马路上,不由感慨。我不禁笑出声:“奶奶,现在还哪有‘东墩’呀,咱们的老家‘改名’叫‘高邮开发区’啦!”奶奶轻拍脑袋,笑着回应我:“是呀,还是开发区好呀!”

没错,咱开发区的原名土气而质朴,叫“东墩”。常听爸妈说,他们小时候,东墩家家户户都住土墙房,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爸爸还说,那时候上学,脑袋不累,身体太累——路上总会有许多大土坡,骑车时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坡,接下来便是更为艰难的下坡,得捏紧刹车,随时准备用脚助力。雨天,爸爸穿的雨靴常陷进烂泥中,自行车也常打滑、翻车,常常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

如今的开发区,道路四通八达,很多人家都住上了敞亮的楼房,家电、家具也一应俱全。再说爸爸当年的上学路吧,就是我和奶奶脚下的这条路,不光“脱胎换骨”成了康庄大道,路旁的绿化带也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奶奶边走边看着脚下,说:“还是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好,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多活些年头,一定能看到更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