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小记者分享两会“参与感”

本报记者 张玫莹 周 琳  通讯员 黄汉清 张瑜倩 杨建斌 丁伟建 马 红 曲 晶

3月3日至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这充实而忙碌的13天里,有一群稚嫩的身影十分“吸睛”,他们是来自南京、苏州、无锡等地采访两会的小记者。学习两会知识、对话代表委员、撰写新闻报道,两会之旅不仅让小记者们变得更专业,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感”。

通往会场路上的武警官兵、进入会场前的重重安检、开会时手机关机的规定……赴京采访的一幕幕让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五(7)班陈思吾感到两会既神圣又庄严。而在与代表、委员交谈的过程中,陈思吾发现大会讨论的大小议题其实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禁感叹原来政治并不“高冷”。在三天的采访中,下肢截瘫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嘉鹏叔叔让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三(3)班肖致圻既感动又敬佩。王叔叔早年遭遇空难致残,但他发奋学习,仅用五年时间就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文化课程,并成为世界联合学院录取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肖致圻说:“听了王叔叔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满载收获重返校园,小记者们迫不及待想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五(4)班颜义航做了十多页的PPT展示自己的采访经历,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四(3)班张嘉佳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上分享两会收获……“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阿姨叮嘱我们要多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将来为国家科技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听了颜义航的介绍,班上的同学打算周末“组团”去无锡超算中心“神威太湖之光”参观,感受科技的魅力。

环境、民生、科技……赴京采访,对话各个领域的“大咖”后,小记者们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五(1)班潘文琰采访完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的“代言人”段俊阿姨后,了解到许多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不能像自己一样享受良好的教育。回到学校后,潘文琰开始关心身边的新市民和留守娃,还动员身边的同学与山区的同学结对,与他们共成长、同进步。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四(3)班张雅淇和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四(4)班林家珞发现,如厕难、女厕前排长龙是公共场所和校园里时常出现的“小尴尬”,两会上代表提出研发“厕所APP”帮助人们找厕所,让他们觉得很有必要。张雅淇还希望今后男女卫生间的数量和空间设置上能更人性化。在采访中,无锡市坊前实验小学四(1)班仇晓纲发现代表、委员们观察问题更全面,回到学校后,他便开始完善自己针对农村医疗保险现状撰写的“红领巾小提案”,不仅对其进行分析,还列出了解决方案……

小记者们在采访两会的过程中,通过实际行动行使着“小公民”“小主人”的权利,也对新时代少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上图为南京小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提问。

下图为苏州小记者与全国人大代表王嘉鹏叔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