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玩转发明创造“加减法”

本报记者 张玫莹 通讯员 常建强

 

“路锥”这个名字同学们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圆锥形的“体形”,红白相间的“外套”,常常出现在道路上,或分隔车流,或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一定给同学们留下过印象。对于这司空见惯的“小不点”,大多数同学不会过多留意,可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七(3)班郑湘妮却巧用“加减法”,对路锥进行了改造。

“常见的路锥由橡胶或塑料制成,虽然轻便耐用,但却容易被风吹倒。”乘车外出时,郑湘妮经常看见道路上的路锥被大风或飞驰的车流“摧残”得东倒西歪,她认为这样不仅会阻碍车辆通行,还影响了道路整洁。于是郑湘妮针对路锥体积大、质量轻的特点,着手对路锥的外观做起了“减法”。怎样让路锥在视觉上保持原有的体积,又能让风从它的“肚子”中溜走?郑湘妮想到在学校“发明与创造”俱乐部中的实验结论:当风速以及实验对象高度、质量相同时,弹簧的构造更不易被吹倒。将路锥做成圆锥形的弹簧可不可行呢?郑湘妮将自己的想法画成草图,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校办工厂,请工厂师傅帮助制作。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草图变成实物时,郑湘妮别提多兴奋了。

在改造完路锥外形、结构的基础上,郑湘妮又考虑到贴在路锥上的反光条可能因长期日晒雨淋导致效果减退,同时为了让夜间行车的司机看得更清楚,她又给路锥做起“加法”——给缠绕在弹簧上的反光条埋进LED小灯,可以在夜间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开启。这样,“郑式”新型LED防风路锥就诞生啦!

在第30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的赛场上,新型LED防风路锥帮助郑湘妮一举拿下初中组一等奖。然而荣誉并没有让她止步,她对完善自己的发明还有许多新想法。“由于记忆弹簧是用合金制成的,‘笨重’的身材和较高的生产成本让它缺乏批量生产的优势。”接下来,郑湘妮将着重给自己的路锥“瘦身”,思考使用质轻价廉的材料制作记忆弹簧。在参赛的过程中,郑湘妮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许多环保“金点子”。她计划着在路锥上安装太阳能光板,配合LED灯使用,给自己的发明也加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