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让“红色种子”在我们心中发芽
——我区开展“红色四融入”系列活动纪实
本文字数:2490

孙成栋  刘柳

“七一”前夕,大洋街道、海悦社区联合举行“颂歌献给党·砥砺奋进路”庆“七一”文艺演出,以“红歌”“红舞”“红诵”等多种类型的精品节目,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春风化雨般的“红色洗礼”,让观众产生由衷的共鸣和强烈的反响。“这样的演出贴近实际、直击心灵,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体味到党的恩情……”不少居民感慨道。

今年以来,我区立足区情实际和发展需求,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深入开展“红色四融入”系列活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亭湖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红色阵地成“奋进加油站”

6月19日上午,71岁的先锋街道幸福路社区老党员、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兆凤料理完家务,翻开当日的《亭湖报》认真阅读起来。读完二版头条通讯《石华村:英雄精神照亮乡村振兴征程》,老人被冯石华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眼角抑制不住地泛起了泪花。

第二天,在刘兆凤老人的强烈要求下,家人陪同她来到以烈士姓名命名的新兴镇石华村,零距离缅怀冯石华烈士的高尚情操和无私情怀,感受烈士精神在当地的不竭传承。得知每年的清明节,该村都要组织开展缅怀烈士的系列红色活动,对全体村民特别是村组干部开展“不忘先烈、勇于奋斗、共创美好新生活”的教育,而日常则通过英雄事迹展示馆等载体,全方位宣扬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发“强富美高”新石华建设的干劲,刘兆凤连连赞叹:“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我这个老党员也深受教育,将努力让志愿服务惠及更多居民……”

着眼于建好红色阵地,把红色基因融基层一线,我区坚持以打造红色文化示范点为抓手,重抓基层阵地建设。按照“有标牌、有事迹、有图片、有实物、有讲解员”的标准,在全区10个以烈士命名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烈士事迹展陈室(墙),通过集中展示、广泛宣传烈士事迹,将红色基因融入干群日常生活中。按照“四有一整洁”要求,加快有烈士镇村基础设施修缮改造工作,有效提升烈士基地及周边的环境,使其红色教育的“奋进加油站”功能更加突出。红色故事成“前行指路灯”

5月17日上午,盐东镇东南村道德讲堂内座无虚席,我市新四军研究专家陈宗彪受邀前来开展红色故事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大家讲述《盐东,从战火中崛起》。100多名党员、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特别是讲到刘桂英等5名烈士英勇不屈的感人故事时,不少听众流下了热泪。

据悉,这是我区“红色宣讲到农家”活动的第五站第一场。本次系列活动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实施,在全区相关各地“地毯式”铺开。活动启动以来,一位位宣讲人以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宣讲方式,倾心打通红色宣讲的“最后一百米”,受到党员群众的广泛欢迎。“镇里联合区文广旅局、新四军纪念馆等单位举办的‘红色宣讲到农家’法治宣传活动,靠船下篙,到嘴到肚,句句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南洋镇才堂村村民吉玉明感慨道。

如何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宣讲融入道德讲堂?我区围绕革命烈士、革命文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精神,深入挖掘整理蕴藏于其中的红色故事,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地气的宣讲,达到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发挥各级道德讲堂的作用,成立红色文化特色宣讲队,在全区开展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把道德讲堂打造成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情景课堂,引导人们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永葆革命情怀,激发爱党爱国之情,强化报党报国之志,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产生了深入持久的成效。

红色氧吧成“文明风向标”

6月21日下午,便仓镇西团村村民卞如福来到村农家书屋,阅读红色文化、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书籍,还用手机拍下其中的精彩内容。

“书屋里的图书品种丰富,包括红色传承、乡风文明、增收致富等多个方面,并且专门设立了‘红色图书专架’。书屋全天候免费为村民开放,满足大家的不同阅读需求。”该村党总支书记奚胜中告诉记者,自被命名为全区“红色农家书屋”示范点以来,书屋的定位更加明确、主题更加突出、辐射更加强劲,让村民们在接受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人人争当文明乡风的践行者。

“育好红色氧吧,把红色阅读融入农家书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基于这一理念,我区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工程,以“红色农家书屋”为载体,倾力打造全区首批10家“红色农家书屋”示范点,通过充实红色经典图书藏量、设立“红色图书专架”、开展红色文化主题阅读活动、建设红色阅读推广志愿队伍,让红色文化从农家书屋这个点辐射出去,使红色基因在亭湖大地代代相传。“去年9月,首批‘红色农家书屋’挂牌,近期,我们已启动采购计划,将投入6万元采购一批红色主题图书。”区图书馆负责人朱晓梅表示,“下一步,拟在区图书馆少儿活动中心设立‘亭湖红色记忆’展陈厅,着力激活革命老区红色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文明之风。”

红色文化成“精神播种机”

不久前,由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主办,区图书馆协办的“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铁军精神”红色党史展在区图书馆举行。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雨花历史红色丛书73本,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27本,盐城年鉴、亭湖区志、便仓镇志等各类方志类近30本,江苏省历代方志全书304本,为广大参观者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洗礼”。“这些极其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堪称性能最高的‘革命精神播种机’,使我们入脑入心入魂。”亭湖经济开发区新民社区居民杭云飞表示。

传好红色文化,把红色舞台融入文化广场,是我区弘扬红色文化的又一特色举措。全区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践行“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全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扎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采用能够生动体现红色文化精神与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手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打造一批红色题材的舞台剧、戏曲、歌曲、舞蹈等贴近广场文化特质的优秀作品。在清明、端午、中秋、国庆、“七一”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各类红色文化演出,以一系列具有强大亲和力的精品节目,积极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持续引领全社会的爱党爱国热潮。